高一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整合 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二.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 1.形成: 时期, 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 2.内容(特点): ①土地名义上为 , 由周王 。 ②井田中有 之分。“公田”为 占有, 由 耕种,收获物 。“私田”是 。 3.瓦解: ①瓦解原因: 和 的广泛运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各诸候国为 ,先后进行 改革,实际上 。 ②瓦解表现: a.春秋时期: ; b.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 三.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1.确立: 时期, 的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 。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①封建土地国有制: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 a.君主土地私有: b.地主土地私有: c.自耕农土地私有: 深化拓展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是怎样逐步取代井田制的? 封建地主土地 的来源: 知识整合 深化拓展 3.土地兼并问题 分析土地兼并现象存在 ①根源: 的原因: 汉代: 成地主扩产的主要途径 ②状况: 宋初: 明清: ③危害:严重影响了 ,引起 。 ④统治者对策:常采取 、 的措施,限制 ,保护 。 施行前提: a.北魏: 目的: 均田制 内容: 意义: b.隋代至唐初: 四:封建社会土地经营方式 1.自耕农经营(以自耕农经济基础) 2.田庄式经营 3.租佃方式进行经营 (1)租佃关系发展的原因: (2)发展概况: ①战国时期,通过 进行 ②汉代, 的现象比较普遍。 ③自宋代始, 成为 。 地主与佃农通过 形成 关系。 ④明清, 普及到全国,成为 。 (3)租佃关系发展的影响: 明清时期, 方式的确定,使 相对减弱。农民 大为提高,甚至能和市场 发生联系。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分析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实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和最终受益者是: A.地主、国家 B。农民、地主 C.农民、国家 D.国家、地主 租佃制下地主与农民是一种什么关系? 二、课后练习。 1、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
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
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 2、如图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民使用四齿钥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
时 ( )
A.铁器开始使用 B.注重精耕细作 C.牛耕尚未推广 D.仍旧刀耕火种 3、《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
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私田开始出现 ② 农业产量的提高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
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5、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铜器中,有裘卫四器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周商品经济繁荣 B、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 C、分封制瓦解 D、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被破坏
6、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开发较早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7、《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8、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发展 B.租佃关系盛行 C.土地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9、宋代有人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一换家”。导致这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 B.市民阶层崛起
C.城市化程度加深 D.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10.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 ) A.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B.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 C.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
11. 1786年毕沅的一件奏折记载:“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青黄不接
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材料所述现象对当时经营方式产生的影响是( ) A.土地买卖频繁 B.租佃关系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 D.庄园经济盛行
12.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13.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是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14.下列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A.“为用户阡陌封疆” 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15.史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
[w
中国教育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