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8、资本循环
① 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② 资本循环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增殖;
③ 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为:G — W(Pm、A)… P … W’— G’。 9、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相应的三个部分,使他们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个职能形式上,各自执行其相应的职能。否则,就不能做到三种循环形式的相互交错和相互衔接,资本的循环运动就会发生停顿。 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循环中必须各自相继的经历三个阶段并相应转换为其他职能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且各自的职能形式的转换过程能够前后衔接、相互更替;而且还要求三种职能形式的相互转换在时间上能够前后紧密的衔接。
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循环中的并存及其相互继起,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并存是继起得以形成的前提,没有并存,就不可能有不同职能形式各自的循环,也就不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继起;继起是并存得以维持的保证,没有继起,资本职能形式的转换到了某一阶段就停滞下来,不同职能形式的并存就不会存在下去。 10、资本周转
① 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周转;
② 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周转速度,而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实现条件。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 ① 资本的周转时间,指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依次所需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n = U/u,其中n代表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资本量周转一次的时间;
②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快;
③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指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为: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预付资本总量
由此可见,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不仅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所占的比重有关,而且也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有关,在实践中,提高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以便带动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受到很大重视的问题。 11、固定资本
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上全部投入了生产过程,并可以较长期的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直至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而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逐渐回收。直到使用寿命结束,其价值才全部转移完毕。 12、流动资本
是指以原料、燃料以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购买劳动对象的资本的周转,是采取原有价值一次转移的方式,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周转则是以新价值的再创造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损耗,但形式上也是价值的一次性回收和补偿。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一、名词解释:
1、单个资本 指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社会资本(重点!)
① 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② 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
1)广泛性是指社会资本所包含的单个资本,不仅有投资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有投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不仅有投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也有投在服务业的资本。
2)系统性是指构成社会资本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本投放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比例;而且投在各部门和产业的资本,其各自运行也必须互相配合。 3、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4、三次产业
① 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② 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商贸、旅游、金融保险、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
③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5、卖方市场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②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6、买方市场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②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③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二、简答题:
1、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1)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定义:
① 单个资本运动是指单个资本经过循环过程和流通过程,依次变换不同的资本形态,独立进行循环和周转,实现着单个资本的再生产。
② 社会资本运动是指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
2)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
① 从运动过程看,二者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② 从运动形式看,在循环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③ 从运动目的看,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 3)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
① 单个资本运动只包括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生产消费以及相适应的资本流通,不包括个人及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个人消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资本运动既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生产消费以及相适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个人及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个人消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
②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预付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社会总资本的含义;
2)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市场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
①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消耗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也就是使用价值的替换问题,这种替换不仅要在总量上得到满足,而且要在结构上也得到满足。
②如果社会总产出能够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就意味着社会生产所耗费的资本能够在价值上得到相应的补偿,意味着社会资本的周转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从而可以重新购买生产要素。开始新一轮的生产。否则,如果社会总产出不能或部分不能顺利销售,所耗费的资本就不能得到或不能充分得到价值补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
③如果社会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实物构成上与所耗费的和要补偿的不一致,则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会遇到困难。
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所有这些补偿和替换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出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实现的过程,它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3、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1)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P90
①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c?v?m??Ic?IIc
②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I?c?v?m??I?v?m??II?v?m? ③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m??IIc 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P92 ① 第一个前提条件:I?v?m??IIc
② 第二个前提条件:II?其中m/x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c??m?m/x????I?v?m/x?,费量。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m?m/x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c和追加的可变资本?v。
③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c?v?m??I?c??c??II?c??c?
④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I?c?v?m??I?v??v?m/x??II?v??v?m/x? ⑤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x??II?c??c? 3)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
即用文字描述上述公式,简单再生产(P91)和扩大再生产(P94)各自都包含三方面的交换(第一部类内部,第二部类内部,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 4、分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
1)卖方市场的含义: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②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2)买方市场的含义: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②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③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3)卖方市场的特点:
在卖方市场中,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观经济基础。
4)买方市场的特点:
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加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会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因此一定的买方市场形势是优于卖方市场形势的。但是,若供给过多的超越了现实的需求,买方市场的正面作用也会走向反面:大量产品积压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微观和宏观效益下降,失业率上升,即期需求会趋于消极,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会增大。
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一、名词解释 1、商业信用
是指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
(信用:单方面的价值转让行为。与商品买卖不同,商品买卖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运动,信用是定期的单方面的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再偿还。) 2、银行信用
① 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② 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资本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