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马说》的教学反思
《马说》的教学反思
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的《马说》是一篇经典篇目,几经教材改革依然保留下来,可见其思想性、艺术性的深远影响。《马说》通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作者心中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也获得天下人的共鸣。
除了内容上积极的现实意义,语法上文言虚词的用法也是其中重难点。尤其“之”的用法也是说法各异同,各执一端。“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不仅出现的范围广泛,而且用法很复杂。由于受具体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马说》中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不能通其意。”中第三个”之“的用法就引发不同说法,在此与大家商榷。
翻开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无论文下注释,还是 “有关资料“部分都回避了鸣之中“之”的明确解释,显得含糊其意。这样就给 “鸣之”的准确理解留下了无尽空间。
一种看法认为“鸣之” 中的“之”依然是代词,代马。理由是与前两句的结构保持一致。既然策之、食之中的“之”,分别翻译为鞭打它,喂养它,所以“鸣之”自然理解为代词,指马。即便教学参考书译文也译释“鸣之“中的之为”它“的意思。其表述为“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另一种看法则是; “鸣之”中的“之”在这里调音节,无实在意义。理由在于,的确从结构上看“鸣之”是要与前面的“策之、食之”结构保持一致,这也遵循了骈文的句式整齐对应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策”与“食”分别是鞭打与喂养的意思,两个都是及物动词,动作的发出者为喂马者,所以翻译前两个“之”为它,代表“马”理所当然,也顺理成章。而”鸣之“中的”鸣“本身是指鸣叫,动作是由”马“发出的,不是喂马者所施。要区分清楚这里前后动词动作发出者不是同指一人,这里的”鸣“是不及物动词。所以不能牵强把”鸣之“也翻译为鸣叫它。显得不合理,也不符合语法规则。这里的“之”就是用在不及物动词“鸣—鸣叫”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用翻译。何况”之“本身也有”调音节“的作用。许多例子也可见一斑。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讨论“之“的用法并不是吹毛求疵,在今天日益淡化语法现象的境况下似乎也显得多余了点。对这里”之“的
探讨,只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规范的语法规则,帮助学生更好地去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更规范地在生活中运用语言。 篇二:马说 教学反思
《马说》的教学反思
通过《马说》一文的教学,并结合自己平时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一下几点反思: 1、在反复诵读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首先让学生在学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
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
2、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
《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鉴于此在设计导学案时,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中以小组为平台,能组织有效的合作探究,各学习小组围绕问题,踊跃讨论。讨论到高潮,各学习小组围绕“谁来为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展开深究,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的资料进行智慧碰撞,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文本,为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相互争论、探究,达到让学
生深层次感悟作品主题。
感觉到不足的是:在学生经过三个回合的朗读后,让学生在积累文言词语时,大部分同学还很生疏,错误率比较高,课前的预习指导很不够;课堂是注重了在情感方面的引导,也没能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比较;还有在“拓展延伸,联系现实”这个环节中,时间把握不够好,让学生讨论拖延了一些时间,造成当堂背诵这个环节的时间过紧。 篇三:马说反思
《马说》教学案例及反思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 李保卫
【学习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2、能够熟读并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比喻义。
4、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方法,挖掘文章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比喻义。
2、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方法,挖掘文章的现实意义。
【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授课环节】
1、 导入新课 (三分钟活动)
2、 检查预习 (做注音练习,简介作者,巩固预习)
3、初步感知课文(、朗读训练)
4、教师巡堂指导(小组合作,提出疑问感知课文)
5、教师展图(学生说出课文内容)
6、 拓展延伸(学生选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说话)
7、背诵活动 (学生背诵竞赛)
【教学过程】
师:上课(师生问好)今天我们继续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轮到哪位同学?
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伯乐相马”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竟如金石相碰的声音一般。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多媒体展配有古筝曲《高山流水》的“伯乐相马”图,学生鼓掌)请大家给予点评。
生1:你的演讲很成功,抑扬动挫把握的较好,语言很有感染力。
生2:你的面部表情很好,似乎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场景上。(生鼓掌)
生:谢谢,我会继续努力!
师:你的演讲内容很精彩,同学们点评也很到位。那么“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究竟有什
么关系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说》(多媒体投影课题,配一匹正奔跑的马图,板书)。
(师板书课题)大家齐读一遍。
师:了解“说”这种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讲究文采。既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多媒体投影)
师:老师让你们自主学习,把你认为本课重点的生字展示给大家。
生3:祗(zhǐ)骈(pián)槽枥(cáolì)石(dàn)见(xiàn)
师:同学们发现问题了吗?对,“祗”字丢了一点,一定要记住。
师:谁来简介作者?
生4:用实物投影展示: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
师:下面我们朗读课文,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生:朗读。
师:好!我们来听录音,听录音时要注意字音,语句的节奏、停动、轻重音等。(多媒体播放配有古筝曲)
生:出神地听。
师:下面我叫几位同学来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字音和朗读节奏,感情要饱满。其余同学是评委。
生5:我认为他们读的都很好,有个小小的建议,读的时候要注意轻重音。
生6:他们声音洪亮,有力度,而且把文章读的完美,好像是在听作者读。
生7:特别是第二段,读的特好,我听了都有陶醉其中的感觉。
师:同学们评价的非常好!我们师生英雄所见略同。那下面齐读课文。
师:刚才又读了一遍课文,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是(屏幕展示):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的问题,各小组派代表提出本小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生积极主动,讨论热烈,师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流并收集问题)
师:好!小组合作学习到这儿,让我们共同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用实物投影打出问题)一小组提出的问题: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这个问题老师也设计了,我们后面解决。
二小组提出的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的作用?
生8: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
师:很好!也可以说是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还可以说是本文论题的一部分行不行?再加后面一句就是本文的论题。
生:行!
三小组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马之千里者”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问题二:“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尽”是什么意思?
问题三:文中有五个“也”字,它们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9:“之”是助词“的”。
师:回答不正确,老师来纠正,“之”在这里起连接作用,不译。
生10:“尽”是“竭尽”的意思。
生11:文中的五个“也”字,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痛恨。
师:不错,还揭露了“食马者”的无知。本文的论题还要不要说?
生(齐):不用。
四小组提出的问题: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一食或尽一石 是马也 是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师:谁能回答这些问题,举手的同学很多,好接着来。
生12:“或”是有时。“是”是指示代词“这”“这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