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科举制度对于当前高考改革的借鉴价值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科举制度对于当前高考改革的借鉴价值

摘要:科举制度是一种以考试为核心的选士制度,起始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历经六个朝代,绵延了一千三百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乃至今日的教育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举是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高考是当今中国长盛不衰的话题。从考试形式和其作用影响来看,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中国科举史为现代高考改革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刻的教训。鉴古可以知今,研究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以为当今的各类考试改革,尤其是为高考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举制度;高考改革;借鉴

考试作为一种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手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议,尤其是全国性的统考。科举和高考就是如此,二者同样作为国家大考,虽处不同时代,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和不可分割的承继关系。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出于政治需要,通过公开设科考试、公平择优录取的形式,以儒学为主要考试内容,以选拔官员为主要目的的人才选拔制度。它产生于隋代经历唐代的确立、宋代的发展、元代的中落、明代和清初的鼎盛,最终走向清末的衰亡,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1300多年之久。

科举制度随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强化而发展完备,并随封建社会的衰落而消亡。它兴盛的原因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推行和强化、社会民众的参与和追捧,以及考试原则的公平、公正性和培养人才的适用性。科举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僵化固然是其衰亡的内在原因,而其后期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则是其衰亡的根本原因。

科举和高考都由国家举办,在人才选拔功能、形式公平特征以及教育导向功能上具有相似性。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考试内容上:科举独尊儒学,高考兼容并包;考试目的上:科举为选官,高考为升学。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二者具有很强的借鉴性。

因此纵观古代的科举历史,“以史明鉴”对我们今天的高考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科举制历经1300 年,虽然最终制度被取消,但是其作为一种文化却深深地影响着国内外考试。其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反映了科举的科学性,同时证明了其所具有的合法性。当然,当今高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与科举考试一脉相承的高考也可以从科举制中汲取精华,为改革所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高考也面临着改革的问题。从1998年至今,教育部已经实施了多次高考改革方案。今年教育部再次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并以沪浙地区作为试点。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实行文理不分科,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那么,漫长的科举兴衰史以及科举对于当前的高考改革具体有哪些借鉴价值呢? 1.高考要正确发挥考试的教育导向作用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然后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科举考试最初是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官吏,选拔优秀人才。但是读书人却只是把读书当作应考入仕的手段,于是考试就导致了了功利化倾向。于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就服从科举考试的内容,最终沦为科举的附庸。

现今的高考也同样要避免这种现象:高考考什么,学校就跟着教什么;高考不考的内容就不教,甚至发展到猜题、押题,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致使高考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同时,这也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个人认为新方案中的文理不分科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全能型人才。 2. 考试内容要进行改革,提升高考的多元性 科举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儒家经义和诗赋;考试方法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记忆力。尤其是明代采用“八股文”考试文体,更加束缚了考生个性及创新能力的发展。科举考试制度不能够与时俱进,最终被时代所淘汰。

高考作为大规模选拔考试,很容易重蹈科举制的覆辙,一味追求效率而忽视考试的多元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高考应打破单一的效率模式,追求更为合理的多元化考试模式,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高考的选拔效率。近年来高考内容改革不仅注重了时代性;同时也注重了高考内容的综合性,试题也表现出了学科知识的综合与渗透,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注重强调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性。 3. 考试方式要进行改革,避免“一考定终身”

“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需要改革,高考和科举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一考定终身”的现象。科举时代,一举成名,则山川变色,天地为宽。以至于整个知识阶层一齐奔向科举,出现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现象。

高考同样如此,高考题名,也能给家人带来荣耀,尤其是考上名牌大学更能够光宗耀祖。因而,高考成了大部分学生实现大学梦的唯一渠道。但是,我们必须清楚,高考需要区分学生的真正发展水平,需要实行多种形式的考试,来避免“一考定终身”现象。今年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就明确提出: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并且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而不是只看高考成绩。这是一次很好的改变,应当推广。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考试制度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笔文化遗产,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和借鉴价值。一种考试制度能存在 1300 年之久,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要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吸收科举自身的合理因素,吸取科举衰亡的历史教训,为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对考试文化在扬弃中继承。高考改革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考试形式和内容,正确定位考试功能,完善录取方式,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才能永葆其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海峰.科举制与科举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 [2]张亚群.科举学的文化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2002,(6).

[3]王洪亮,段建丽.古代科举制对现行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4]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科举制度对于当前高考改革的借鉴价值

科举制度对于当前高考改革的借鉴价值摘要:科举制度是一种以考试为核心的选士制度,起始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历经六个朝代,绵延了一千三百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乃至今日的教育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举是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高考是当今中国长盛不衰的话题。从考试形式和其作用影响来看,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sx547dvtw62a888ee9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