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艺术概论是一门以人类社会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概要地论述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是研究艺术发生的基本规律、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学科体系。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可以帮助学习者认知艺术文化与艺术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意义化生存梦想。奠定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艺术学理论基础,观察和分析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研究艺术的发展规律,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必修技能课程,教学对象为全日制中等职业专科三年制的学生。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是本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为辅助手段,从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这六大方面循序渐进地深入探索研究艺术发展和创作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让学生重视艺术理论的学习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为艺术实践服务。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中等艺术教育“十二五”部级教材《艺术概论》为主,结合其他《艺术概论》教材书籍和当代美学和文学研究的部分新成果作品的鉴赏,以讲授为主、鉴赏、讨论、为辅,激发学生对艺术本质、规律、创作特征的思考,并根据当下社会艺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为例结合艺术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考辩证的能力。
本课程共36学时,是以理论为主的职业基础课。计划基础理论课程为24
学时,并结合12学时的学生实践互动展示学时,让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审美特征、创作和发展特有清晰地认识并有所思考启发,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加入让学生根据论点自由选题从自身专业出发选择作品进行演讲展示,通过学生互动讨论的环节让大家更透彻地理解理论并用于实践中去。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能较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作为艺术创作者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本质,特性及艺术发生的客观规律,从宏观上把握艺术审美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树立健康向上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更有自觉性,更有思想性,更有创新性,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到艺术的本质特征;使学生了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过程;使学生掌握艺术分类的原则和各门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了解在艺术创作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艺术家应该具有的修养与能力;使学生懂得艺术家是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的主体;使学生掌握艺术作品的定义,了解艺术作品的构成情况;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之间的区别,两者的不同作用;使学生懂得并且掌握艺术批评的定义,艺术评论的定义。
1. 能力目标
(1) 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2)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文化现象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基本具备分析艺术发展规律、评论具体艺术作品的能力。 2. 知识目标
(1) 了解艺术的起源、本质和特征;
(2) 了解艺术的种类和门类之间的关系; (3) 了解各门类艺术的创作及其发展规律; (4) 了解艺术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规律。 3.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
(2) 培养学生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文化现象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4)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艺术概论作为一门课的主要框架结构,知道艺术概论作为一门课程所要研究的对象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学习的意义。本课程从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这六大板块,使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发生和发展、艺术的创作、艺术的审美特点、艺术的接受和批评等理论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和把握,并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拓展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表1课程项目总体设计
项编目 号 模块 1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教设教条时 报告6 学 学 学计 件 艺能对抽象概念1.艺术的启术力 的理解能力 社会本质 发
项编目 号 模块 本目质标 论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教设教条时 厅、投仪、音响 话学 学 学计 件 2.艺术的式认识本质 讲动的发生与审美本质 互了解艺术活3.艺术的授、影知发展;艺术活识 动的基本特目征与性质;艺标 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素质 提升文化素目养 标 动式讨艺术作品欣赏 报告厅、投6 论、筒 艺能有不同艺术艺术的分多2 术力 种类有鉴别类及其多媒 门目能力; 样性 体类标 对于不同艺主要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