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材解析(新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课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一:新经济政策

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把握:(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2)时间:1921年。(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4)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5)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6)评价: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开始。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重点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施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间:1928~1937年。重点:发展重工业。结果(取得的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力加强。(2)农业集体化。总之,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难点:评价斯大林模式

(1)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2)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3)评价:由于苏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因此这一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苏联的历史和命运,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评价时注意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三、学法指导

1.图表法。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如:

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 1917.3 1917.11 1918~1920 1921 1922年底 1928 1936

2. 读图法。正确使用历史地图,解读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加深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较大,也不可避免地走了苏联一样的弯路。请看下面的图片:

重大事件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通过新宪法

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中国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在人民公社食堂就餐

3.关注法。关注重要历史人物,概括列宁、斯大林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学会用历史唯物观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4.讨论法。开展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大讨论,结合我国当今的改革开放,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

5、比较法。比较一下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的不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与中国改革开放、罗斯福新政等的异同点的比较;斯大林模式与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状况的比较等。

四、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在中考中的题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有少许与其他相关知识结合考查的非选择题。试题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要考点有: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的特点与影响。

苏联模式与中国以及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深远影响,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历来是考查重点,且可以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考查,所以这一知识点也不容忽视。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14威海市) 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解析:本试题考查苏联前后国家名称的变迁,苏联从1922年成立至1991年解体,符合题干要求。答案:C。

2.(201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 )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 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 D.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3.(2014河北省)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次

在欧洲所占位次 在世界所占位次

1928年 ―――――― 5 1932年 2 3 1937年 1 2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解析:以上5、6两题均考查学生最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成就的理解掌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开始到1937年结束,它的完成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答案:2.D 3.B。

4.(2014年徐州市中考)当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时,有人曾向列宁提出建议,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列宁的提议,决定(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产业复兴法” D.推行“玉米运动”

解析:从题意可以看出,所选事项必须与列宁有关,这样就只有AB两项符合要求。在依据“1921年3月”、“ 俄共(布)十大”等词语,可以把A项删去,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在1921年前,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应急政策。这样,答案就显而易见了。答案:B。

5.(2014年中山市中考)1936年以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度集中 B.广泛民主 C.新经济 D.高度自治

解析:1936年以后,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在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上是个人的高度集权,总之,其特点就是“高度集中”。答案:A。

6.(2014年湘潭市中考)“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这一规定属于下列哪一经济政策的内容?(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材解析(新人教版)

第2课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知识网络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一:新经济政策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把握:(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2)时间:1921年。(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4)促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sog70rmkg72h8v7sa970wk4t3v47w00u2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