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道德教育模式。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道德是儿童超我人格的发展,是儿童早期经验中成人道德标准的内化,是更为高尚的社会道德的反映
(2)超我通过两种途径发挥其功能:
良 心—因惩罚而内化的经验 自我理想—因奖励而内化的经验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的具体行动。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在社会环境中,人们通常直接通过“观察”、“模仿”而立即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观察学习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有关社会的学习——社会学习 (2)观察学习对于人格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改变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学习者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可以获得新的反应方式 学习者通过观察和模仿,可以抑制或强化原有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 三、德育实施策略 1、德育内容
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
31
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掌握德育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包括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2、德育途径
3、德育方法
4、德育原则
四、德育过程规律
附:德育中老师PPT没有提到,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是作为大纲要求的。
一、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品德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即品德构成的基本成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种成分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从心理构成的层面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成熟地把握品德的实质,而且能为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一)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 (道德思维的水平;道德观念的程度 ) 1、中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的特点:
(1)道德思维发展是有年龄特征的。就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刚入中学处于不理解或停留在表面认识的阶段,初三下学期处于初步揭露实质的水平,高中之后则达到了能够理解行为规范的实质阶段。
(2)道德思维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随着个体整个思维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到高一末趋向于基本定型。这是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 (3)道德思维的发展,反映了个体品德发展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塑造和转化学生品德的可能性。
32
2、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到初三下半学期开始趋向于稳定。
(2)在一个真正形成良好班风的先进集体中,正确的集体舆论和集体准则,使班集体的道德要求变成绝大部分集体成员的行动指南,使有错误观念的学生不仅数量逐渐减少,而且在校内外的不良行为也逐步得到改造。可见,形成先进集体对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
(3)在一个没有正确舆论的班集体里,集体成员中的正确观念与理想往往得不到支持,甚至错误的道德观念与准则会随年龄增长而滋长。
(二)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形式,道德情感的社会性)。 1、中学生道德情感形式的发展
第一级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它由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往往对于道德准则的意识是不明显的;
第二级是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
第三级是伦理道德的情绪体验,它是由道德认识所支配,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和道德理论。
2、中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以集体情感的程度为指标,分析被调查中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趋势,可以归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是利己的情趣;第二级是重感情、讲义气,但不太意识到情感的社会意义;第三级是自觉地热爱班集体,集体荣誉感、社会义务感与责任心表现强烈。
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水平随着年级增高而加强,初三之后逐步趋向成熟。
(三)中学生道德意识行为的发展(意志行动的水平和言行关系) 1、中学生道德意志行动的发展
在正常情况下,中学生的道德意志行动的目的性、自我控制的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提高,初三之后道德意志行动日趋成熟。但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其关键在于教育,在于他们所在班集体是否健全与形成制度,如果教育不力,高中也会产生“乱班”。“乱班”往往影响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水平与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要从初一开始,就要加强“常规”教育,这在中学阶段仍有重要意义。 2、中学生言行一致的发展
中学生言行一致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言行不一要作具体的分析。言行一致性问题表现在年龄特征上也显得很复杂。在良好的班集体中,中学生的道德言行可以在初三之后趋于一致,并且动机与效果也可以在那时得到统一;但在教育不力的情况下,中学生说假话或欺骗的习惯,也容易在初三前后形成。因此,改造说谎欺骗的行为在中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33
(四)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行为是衡量个体是否具有健康的品德心理,是否具有高尚品德的重要标志。同时,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品德是由众多的道德行为集合而成的。
研究表明,60%的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初三或初三之前形成的,20%的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在高中形成的,还有近20%的中学生至高中毕业还未形成良好的或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靠练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由于加强行为习惯的练习,对每个集体成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品德不良的学生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是能得到改造的;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抓紧教育,适当地改变环境,也不一定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如果形成不良习惯,一旦失去严格要求的环境与集体,往往会养成恶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的品德发展的生物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品德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品德心理的发展过程和阶段; (3)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制约着人的品德发展的个别差异。 2、环境对人的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广义的环境是指人生活其中并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教育也存在其中。狭义的环境是指对人的品德发展产生自发影响的外部世界,尤其是其中对人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环境对品德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物质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方面。
3、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德育有三种形式: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学校德育对人的品德发展的主导作用:
(1)学校德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德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德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专门性;
(4)德育可控制和利用遗传、环境等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 4、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人的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不是消极地完全被动地接受遗传、外部环境和德育的影响,而是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其德育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