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现状
作者:田秋月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16期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田秋月
摘 要: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中。从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过程、作用机制、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整理,综述其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希望为今后喹诺酮药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发展过程;作用机制;耐药机制
感染性疾病一直是我国最常见而且难以治疗的疾病,各种致病菌也是导致许多疾病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抗感染药物一直在我国的医药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世界范围内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青霉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后,抗感染药物市场就逐渐被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抗生素所占据。喹诺酮类抗生素属于一类化学合成类药物,由于其抗菌效果好、抗菌谱广、组织和细胞穿透力强等特点,目前广泛用于治疗由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各类感染性疾病。
一、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
喹诺酮类药物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发展为第四代,其临床抗感染治疗地位逐年提升,已成为一类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竞争抗菌素临床用药的人工合成类抗生素。
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以萘啶酸为代表,于1962年偶然从抗疟疾药——氯喹中分离并得到。它的抗菌谱窄且药效较弱,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部分肠杆科菌株具有抗菌作用,现在已基本被淘汰。为了得到抗菌活性更好、毒性更低、抗菌谱更宽的药物分子,人们对药物结构不断地进行修饰改造,新的品种相继开发面市。
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以吡哌酸为代表,与第一代药物比较,它的抗菌谱有所增加,主要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和少部分变形杆菌具有抗菌作用,但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效果不佳。由于其应用范围窄、药动力学及安全性不理想,现已很少使用。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因结构中含有氟原子,被称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其药效和药性的不断改良,它的抗菌谱进一步扩大,抗革兰氏阴性菌效果更强。与前两代相比,增加了抗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衣原体、支原体、结核分枝杆菌等)的抗菌效果,并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显现抗菌作用。因其效果好、抗菌谱广、副作用小等特点,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氟哌酸等。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研发出的具有“超广谱”抗菌活性的一类抗菌药物,代表药物有克林沙星、加替沙星、莫昔沙星、曲伐沙星等。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相比,具有更为广泛的抗菌谱和更好的抗菌效果。在保持原有的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的基础上,结构中新增的8-甲氧基有助于增加抗厌氧菌活性,并增加了对光的耐受性,使光敏反应降低。C-7位上的氮双氧环结构使得抗革兰阳性菌活性也得到了加强,并扩宽了包括假单胞属在内的抗菌谱。
二、作用机制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位点主要是细菌的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这两个酶都是细菌生长所必须的酶,在细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喹诺酮类药物通过作用于这两个酶,与之形成喹诺酮药物-拓扑异构酶-DNA三元复合物,阻断DNA的复制而产生抑菌作用。DNA分子比较大,在合成过程中,必须形成负螺旋结构才能进入到较小的细菌细胞中去,而DNA促旋酶的作用就是把正超螺旋结构的DNA变为负超螺旋结构。DNA促旋酶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在合成过程中,A亚基先切断DNA一条后链形成缺口,然后B亚基催化ATP水解产生能量,使DNA前链后移,此时A亚基再将缺口封闭从而形成负超螺旋结构。而喹诺酮类药物通过非碱基配对方式与A亚基结合,使其不能封口。DNA不能形成正常负超螺旋结构,DNA单链暴露,阻断DNA复制,引起DNA断裂,染色体发生不可逆损害导致细菌死亡。
三、耐药机制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各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针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现状日益严峻,呈全球蔓延趋势。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假单胞菌属,其次是肠杆菌科。
另外,其他一些耐喹诺酮药物的菌种也有报道,如,某些肺炎克伯雷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临床分离株也被发现具有喹诺酮抗性。我国喹诺酮耐药性发展尤为严重,目前几乎所有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均可见到喹诺酮耐药菌株。革兰氏阳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上升较快,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已达90%~99%,对氧氟沙星也达到82%,而肠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已达82%。
目前认为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有:拓扑异构酶突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及药物主动外排。
(一)拓扑异构酶突变
拓扑异构酶是参与细菌DNA复制的关键酶,也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药物通过与之结合抑制DNA的复制而产生抑菌效果。一般认为,拓扑异构酶突变是导致细菌产生喹诺酮耐药性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的产生。DNA促旋酶的A、B亚基分别是由gyrA和gyrB编码,拓扑异构酶Ⅳ的C、E亚基分别由parC和parE编码。如果编码这两种酶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都可能引起耐药性的产生。这些含有突变位点的序列被称为喹诺酮抗性决定区。临床研究发现,如果gyrA或parC基因发生突变,A亚基或C亚基结构发生变化,会导致喹诺酮类药物与靶点酶的亲和力降低,从而产生耐药性。
(二)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和主动外排
许多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除了与QRDRs发生的突变有关之外,还与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和细胞的主动外排机制有关。细胞膜作为细胞中一道天然屏障能限制一些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如果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改变(主要是降低)则会阻碍大分子药物进细胞,胞内药量减少甚至药物无法进入从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而细菌的主动外排机制是导致喹诺酮类耐药的另一方式。大部分细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胞内都含有能量依赖的外排泵,能将进入胞内的药物选择或非选择性地排出细胞外。一旦相关蛋白在细菌胞内表达水平过高,则胞内药物被大量排出浓度降低,从而导致细菌耐药。多药外排泵除了作用于喹诺酮类药物之外,也能作用于其他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因此,表达有多药外排泵的细菌一般都表现出交叉耐药现象。
四、展望
如今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已逐渐成熟,不断更新换代,并凭借其高效、广谱、低毒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兽医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作为一类合成抗菌药物,可通过研究其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等方式筛选出更为高效、广谱、安全的药物。但其耐药性问题及存在的不良反应还有待进一步解决。随着不断改良和发展,喹诺酮类药物必能凭借其优势,成为治疗临床上各种感染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朱珊梅.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6,23(9).
[2]周伟澄,周后元.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
[3]韩海燕,陈力,徐兴然,等.克林沙星酰胺衍生物的简易合成及其体内外生物活性[J].中国科学,2011(3).
[4]侯淑凤.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
[5]张泽锋,李有俊.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合理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11).
(责任编辑 冯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