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9)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83.《诫子书》论述了修身和为学都要“__________”的道理,只有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才能 “ 致远” ;《 诫外甥书》则论述了“__________”是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两篇文章都强调了____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 79.C 80.B 81.B

82.(1)不内心恬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安定清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2)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会难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

83. 静 志当存高远 志向 【解析】 【分析】

7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根据意思判断,“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的意思是:要能屈能伸,丢弃琐碎,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去除猜疑和吝啬,这样即使因受到挫

折而滞留,也不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根据结构判断,“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都是动宾短语,结构一致。故选C。

80.B.解释错误,去——离开。故选B。

点睛: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81.B.表述错误,《诫子书》中不仅概括了治学的经验,还谈到了品行和立志的问题。故选B。

82.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1)重点词语:淡泊,内心恬淡;明志,明确志向;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句(2)重点词语:窜伏,混杂;凡庸,平庸;下流,低下的社会地位。

8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第一个空:结合《诫子书》内容,从“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中可知,修身和为学都要“静”;第二个空:结合乙文内容,从“夫志当存高远”中得出文章围绕志向展开;第三个空:从甲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乙文“夫志当存高远”中可知,两文都强调了志向的重要性。

出处:甲《诫子书》 乙《诫外甥书》 作者:诸葛亮 朝代:三国 参考译文:

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

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仰慕先贤,戒绝情欲,抛弃阻碍前进的因素,使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丢弃琐碎,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去除猜疑和吝啬,这样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滞留,也不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那就会碌碌无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无闻地被情欲束缚,势必永远沦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为庸俗的下流之辈。

阅读《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诚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少;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夹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够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注)恭:肃敬,谦逊有礼。尊盛:位高势盛。卑:低下。畏:同“威\,威严。哲:明智,聪明。由:奉行,遵从。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

5s7rh82htz5dq8n1sig30fluh9bohz00ui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