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9988181 A(43)申请公布日 2024.07.09
(21)申请号 202410225984.6(22)申请日 2024.03.25
(71)申请人 兰州大学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路
222号(72)发明人 高坤 龙铱 唐婷 周满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谈杰(51)Int.Cl.
C07D 493/04(2006.01)C12P 17/18(2006.01)A61K 31/352(2006.01)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含对苯二酚混源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对苯二酚混源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分离自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新鲜叶片的内生真菌Bipolaris?sp.L1-2,通过内生真菌Bipolaris?sp.L1-2发酵培养物中制备分离得到,其结构式如式(I)所述,该化合物对人肺鳞癌细胞NCI-H226和人乳腺癌细胞MBA-MD-231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可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候选药物,为开发利用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的内生真菌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C12R 1/645(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109988181 ACN 109988181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化合物bipolahydroquinone?C,其结构式如式(I)所述,
。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bipolahydroquinone?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bipolahydroquinone?C是从内生真菌Bipolaris?sp.L1-2发酵培养物中制备分离得到的,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内生真菌Bipolaris?sp.L1-2发酵培养物,并将发酵产物过滤分出发酵液和菌丝体两部分,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层并将其浓缩得到浸膏A;
S2、将菌丝体先用甲醇浸提,合并甲醇浸提液,将其浓缩后分散于水相中,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经浓缩后得到浸膏B;
S3、浸膏A和浸膏B合并得到总浸膏;S4、总浸膏用大孔树脂进行色谱分离,分离时依次采用乙醇-水从0:100,30:70,50:50,80:20,100:0v/v梯度洗脱,收集梯度为乙醇:水=50:50的洗脱组分;
S5、收集的洗脱组分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分离时依次采用梯度为50:0至0:1的石油醚-丙酮洗脱液洗脱,收集梯度为10:1至8:1的石油醚-丙酮洗脱组分,该组分为棕黄色,
S6、棕黄色洗脱组分用凝胶柱色谱进行洗脱,洗脱液为体积比1:1的二氯甲烷-甲醇,收集首先洗脱出来的橙黄色组分;
S7、橙黄色洗脱组分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分离时依次采用梯度为25:1至20:1的石油醚-丙酮洗脱液洗脱,收集梯度为25:1的石油醚-丙酮洗脱组分;
S8、收集的洗脱组分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纯化,接收保留时间为18min、紫外吸收特征波长为204、301nm的组分即得到如式A所示的新化合物bipolahydroquinone?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化合物bipolahydroquinone?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制备内生真菌Bipolaris?sp.L1-2发酵培养物的方法为:内生真菌Bipolaris?sp.L1-2接种于PDA培养基,在28摄氏度下培养5天,将培养出的菌种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在28℃下避光发酵培养31天。
4.根据权利3所述的制备化合物bipolahydroquinone?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A培养基组成为20%的马铃薯浸提液1000mL,2%葡萄糖,2%琼脂,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组成为20%的马铃薯浸提液,2%葡萄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化合物bipolahydroquinone?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棕黄色洗脱组分以石油醚:丙酮=2:1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分析,其Rf值为0.4-0.5,硫
2
CN109988181A一种含对苯二酚混源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专利]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