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
1. 用喜欢的行为作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这是什么原理
A. 普雷马克原理 B. 强化原理 C. 修正原理 D. 重复律
满分:2 分
2.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
A. 适应 B. 对比 C. 适合 D. 对应
满分:2 分
3. 董奇等将元认知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
A. 学习活动开始的自我监控 B. 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 C. 学习活动完的自我监控 D. 学习活动完毕后的自我监控
满分:2 分
4. 儿童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关系是( )。
A. 两者完全对应 B. 两者常有所出入
C. 心理年龄发展比实际年龄发展快 D. 心理年龄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
满分:2 分
5. 下面对幼儿的无意想象,认识错误的是()。
A. 想像有预定目的
B. 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C. 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D.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满分:2 分
6. 儿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生发展的。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这不包括()。
A. 直观的概括 B. 动作的概括 C. 语词的概括 D. 抽象概括
满分:2 分
7. 识记:“杯子、椅子、球拍、衣服、电视……”等实物,记住这样一句话:“我坐在?椅子?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端着?杯子?喝水……然后穿上?衣服?,拿起?球拍?打球去了……”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这说明( )。
A. 词语记忆可渗透到形象记忆中 B. 形象记忆可渗透到词语记忆中 C. 形象记忆优于词语记忆
D. 词语记忆、形象记忆相对独立,不具有渗透性 满分:2 分
8. 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 )。
A.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 B. 机械记忆可渗透到意义记忆中 C. 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 D. 机械记忆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满分:2 分
9. 有的儿童3岁就能很好地辨别左右方位,而有的儿童直到6岁才能正确辨别出左右方位,这说明不同儿童之间( )。
A. 是有智力超常和弱智之分的
B. 有的儿童的某些心理能够发展,有的儿童则不能 C. 心理水平存在本质的不同 D. 在发展速度上存在个别差异 满分:2 分
10. 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 )。
A. 游戏 B. 模仿 C. 逻辑推理 D. 阅读识字
满分:2 分
11.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
A. 记忆 B. 注意 C. 动作 D. 口头言语
满分:2 分
12. ()说“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是一种完善的教育科学所必须的,没有哪一个能代替另一个。……(1978)”
A. 乔纳森 B. 班杜拉 C. 华生 D. 奥苏贝尔
满分:2 分
13.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 )。
A. 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 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 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 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满分:2 分
14. 中班主要依靠()进行思维。
A. 逻辑 B. 动作 C. 行动 D. 表象
满分:2 分
15. 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这是新生儿的()。
A. 吮吸反射 B. 眨眼反射 C. 怀抱反射 D. 抓握反射
满分:2 分
16. ()区分了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实际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
A. 乔纳森 B. 奥苏贝尔 C. 维果茨基 D. 洛仑兹
满分:2 分
17. 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跟动作。属于()。
A. 吮吸反射 B. 眨眼反射 C. 怀抱反射 D. 抓握反射
满分:2 分
18. 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
A. 想象 B. 判断 C. 直觉 D. 下定义
满分:2 分
19. ()以后,婴儿听觉主要与语言发展联系起来。
A. 4个月 B. 5个月 C. 6个月 D. 7个月
满分:2 分
20. 局外观察是指( )。
A. 利用专门的实验仪器控制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儿童的心理变化 B. 使儿童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 C. 有重点地观察儿童在某时期内的活动 D. 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儿童的心理变化
满分:2 分
21. 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 幼儿很喜欢做游戏 B. 幼儿很喜欢提问题
C. 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 D. 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 满分:2 分
22. 以下不属于幼儿期性格典型特点的是( )。
A. 活泼好动 B. 独立性强
C. 好奇好问 D. 模仿性强
满分:2 分
23. “一个没有学过学习理论的教师,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好教师,也可以成为一个差教师,但好却好得好的有限,而差却可能每况愈下。”这是()说的。
A. 布鲁纳 B. 艾宾浩斯 C. 华生 D. 布卢姆
满分:2 分
24. 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这说明幼儿( )。
A. 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 B. 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 不能客观地理解事物 D. 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满分:2 分
25.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 直观性 B. 行动性 C. 具体形象性 D. 抽象逻辑性
满分:2 分
26. 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C. 自我调节化 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满分:2 分
27. ()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漫长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A. 发展心理学 B. 普通心理学 C. 学前教育学 D. 儿童解剖生理学
满分:2 分
28. 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学习过程是:
A. 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 B. 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
C. 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D. 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满分:2 分
29. 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 )。
A. 物质前提 B. 决定 C. 主导 D. 一般
满分:2 分
30.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
A. 掌握了代名词“我”
B. 儿童行为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 C. 出现了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 D. 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的计算 满分:2 分
31. 儿童心理发展中出现“危机”是由于( )。
A. 儿童无法理解成人的要求
B. 成人对儿童提出过多的要求 C. 成人没有正确引导儿童
D. 儿童心理发展迅速导致的心理不适应 满分:2 分
32. 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 )出现。
A. 0~1月 B. 4~5月 C. 6~12月 D. 1~3岁
满分:2 分
33. 1岁左右的孩子常常用“嘀嘀”一词代表汽车,还用“嘀嘀”代表去坐车,说明他对“嘀嘀”一词的理解是( )。
A. 非常具体的 B. 笼统的 C. 错误的 D. 表面的
满分:2 分
34. 幼儿的想象是( )。
A. 幻想形式的想象 B. 一种简单的创造性思维 C. 可以作为思维的一个部分
D. 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的阶段 满分:2 分
35. ()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A. 发展心理学 B. 普通心理学 C. 学前教育学
D. 儿童解剖生理学
满分:2 分
36.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
A. 独立性的 B. 个别方面的 C. 多方面的 D. 依从性的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8 分。)
1. 据研究,儿童对图画的观察逐渐概括化,可以分为认识()阶段。
A. 个别对象 B. 空间联系 C. 因果联系 D. 对象总体
满分:2 分
2.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的具体表现为()。
A. 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B. 从想像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 C. 一切都是直觉发展的结果
D. 从想像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满分:2 分
3. 时间知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
A. 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B. 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C. 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D. 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满分:2 分
4. 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A. 反复背诵 B. 自我复述 C. 记忆材料系统化 D. 间接的意义识记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根据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像可以划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依恋的性质决定于母婴交往的时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视觉和触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是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是一种外部动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儿童创造想象的发生.很少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成就动机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所谓定向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 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早期行为主义学习观主要包括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感知过程是从对所感知事物的分析开始的。儿童最初的感觉是无条件反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