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古代服饰之等级观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代服饰之等级观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古代服饰颜色之等级观

在以儒家为主导的古代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以礼为中心,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从王公贵族到庶民百姓,从庭院房子到餐桌礼仪,无不充满着老幼尊卑。而作为衣食住行的重要一方面,服饰与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古代礼仪、等级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服装颜色存在于官员等级、改朝换代以及社会生活的关系之中,盖上了鲜明的等级烙印。

古人云“旌之以衣服,衣服所以表贵贱,施章乃服明上下,在夏商时期当已形成。我们通过《孝经》对服饰的论述片段,便能了解到古代“不僭上逼下”的着装要求。穿错颜色,不但会受到惩罚,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比如宋朝的曹汭,喝醉了酒穿着黄色的衣服在大街上狂奔,后来被宋仁宗刑杖打死;清朝雍正帝赐死的年羹尧在列举其罪状的时候都有几条跟着装用色有关——用鹅黄色的荷包,用黄的布包裹衣服。

中国历代的服饰色彩与五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代的服饰色彩演变中不难发现,古代服饰色彩始终以正色为尊,注重衣色之纯,五种正色青、黄、赤、白、黑源于五行金、木、水、火、土。而历代所崇尚的颜色各异,《檀弓》有云:“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赤”,《史记殷本纪》也记述商汤:“易服色,尚白。”由此可见,夏崇尚黑,商崇尚白,周崇尚赤,秦崇尚黑,汉崇尚赤,唐崇尚黄的说法是有考据的。

《礼记王藻》云“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其中的列采就是正色服饰,也就是说没有穿着正色衣服,是不能进入公门。作为封建社会开端的秦朝尚水德,于是黑色便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郊祀之服皆以袀玄”,皇帝也经常是“玄衣绛裳”,即黑色上衣和深红色下衣,同样是以黑色为主调。与之相对应,秦汉时通常以“白衣”指代没有社会身份的人,也称为白丁。白衣即没有任何装饰的衣服,其穿着者主要是农民。普通百姓单调的服色与礼制限制有关,《春秋繁露服制》“散民不敢服杂彩”的描写正反映了这一现实。《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也记载到,汉成帝微服私行,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遂穿着“白衣”。

封建社会中期以后,关于服装颜色和等级的规定愈加明确详细。隋炀帝虽然规定“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但没有特别规定皇帝常服的服色。而到了唐初,以黄袍衫、折上头巾等为皇帝常服,后来逐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从此以后,黄色就成为了皇帝御用的颜色,称为皇帝王权的象征。据《清史稿》记载:“龙

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这阐明清代对龙袍在形制、制作工艺、装饰图案以及对衣服的色彩上都规定得十分严谨苛刻。而在朝廷之上,唐朝也开始以袍服色彩区分官员等级:贞观四年规定二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宋舆服志》关于文武官员服饰色彩的规定是:“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绯,五品浅绯。”

不但官服颜色有的森严的等级划分,对于特殊职业和普通百姓的服饰颜色,从唐代开始也有了一些具体的规定。隋代规定士兵服色为黄色,与一般民众服色相同。而到了唐代前期,黑色成了士兵的主要服色。尤其从唐朝中期以后,为了防止一般民众与士兵的颜色相混淆,官方一直极力禁止百姓穿黑色衣服,唐代宗广德二年政府颁布法令,“禁王公百吏家及百姓着皂衫及压耳帽子,异诸军官健也”。文宗开成元年再次下令,禁止百姓穿黑色衣服,如果百姓穿黑衣,假装军队士兵,“宜令禁断”。

由此可见,区别不同的衣服颜色,是维护传统社会等级制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从一定角度来看,服饰中的等级观念不仅有效地维护着社会的统治秩序,同时也成为了促进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内在动力,使中国古代服饰结构日渐合理、款式日趋多样、装饰日益丰富,从这个角度看来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古代服饰之等级观

古代服饰之等级观ThismanuscriptwasrevisedonNovember28,2020古代服饰颜色之等级观在以儒家为主导的古代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以礼为中心,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从王公贵族到庶民百姓,从庭院房子到餐桌礼仪,无不充满着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s0oy1rx7v3uh255c6he20sz532aec00cb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