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终考试题
第一套试题(100分)
一、试论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是什么?(80分)
答案要点:应使学生明确新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努力实现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与历史同向。应使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时代责任感,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20分) 2.与祖国同行。通过回溯历史,学生应明确,只有自觉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生价值。要正确认识国家和民族赋予自身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自觉与国家和民族共奋进、同发展。(20分)
3.与人民同在。应使学生明确,只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做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大有作为。(20分)
社会实践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应使学生明确,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作出贡献,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分)
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法律的这一论述,提示出来的法的本质是什么?(20分)
答题要点: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法律的这一论述,提示出来的法的本质有: 1.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只有统治阶级才能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把本阶级意志作为国家意志表现出来,迫使全体社会成员一致遵守。(7分) 2.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法律与其他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意识形态不同,它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国家通过法律来调整社会关系,把人们的行为纳入统治阶级规定的轨道,引导人们按照统治阶级规定的方向去行为,在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活动,使社会朝着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方向去发展。(7分) 3.法的内容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决定了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6分)
第二套试题(100分)
一、论述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80分) 答案要点:1.民族精神的内涵;(25分)2.时代精神的内涵;(25分)3.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30分)
二、简述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20分) 答题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这一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包括在宪法统帅下形成的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 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5分)
1.宪法(5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确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国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
2.实体法律部门(5分)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政治关系,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民法商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与犯罪份子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3.程序法律部门(5分)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诉讼法律制度是规范国家司法活动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非诉讼程序法律制度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第三套试题(100分)
一、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80分) 答案要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四个道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内涵由浅到深,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
社会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层面,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20分)
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20分)
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家庭美德的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也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20分) 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其道德行为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道德特点和倾向。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20分)
二、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请问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些种类?(20分)
答题要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四大类,在《宪法》第二章中做出了
详尽而明确的规定。
1.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也是公民权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批评、建议权,检举、控告、申诉权和取得赔偿权等。(5分)
2.人身权利和自由。人身权利和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其内涵包括人身自由;人格不受侵犯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等。 (5分)
3.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公民享有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是实现自由平等社会的基本要求。其内涵包括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和文化活动权等。 (5分)
4.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