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学院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专业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格局与质量。为切实搞好专业建设工作,尽快提高机电系的专业建设水平,主动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机电系实际情况制定本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
机电系机电专业群现有专业三个,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主导,含盖数控技术专业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上三个专业基本能适应海西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产业链(产业群)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能对应起来,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是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为主动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以《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6号文件)及省教育厅《关于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结构的若干意见》﹛闽教高[2007]65号﹜和厦门市政府《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立足厦门,服务海西建设,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学院规划统一指导下,按照“职业定位准确,层次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要求,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就业竞争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机电产品为核心”的原则。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向;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依托行业,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以师资建设为根本,融“教、学、做”为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造就一大批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建设规划原则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的原则。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特别是厦门市重点培育的产业群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专业布局,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坚持全面建设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院规划,以机电一体化技术
1
为龙头专业,以龙头专业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的精神,先行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由此带动机电专业群其他专业建设与发展。
3.坚持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能力训练为本位,以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核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 四、建设内容和实施步骤 1.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办学规模:以现有三个专业为基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龙头专业为重点。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专业的建设方向和目标是为厦门市和闽三角地区的发展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电子、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制造基本理论,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和管理以及技术改造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专业拓展:根据闽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厦门市大力发展制造类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机电专业群重点考虑服务本地区制造类企业、特别关注轻工类制造业。在该专业面向社区服务模式探索上,基本确立了以数控技术和电工操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今后三年时间,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以上建设目标逐步落实到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和实训等各个工作环节。
师资队伍建设:到2015年,使专业教师总人数达到45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兼职教师20人。形成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职师资队伍。
实验(实训)室建设:重质轻量,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规模适中的实验实训基地,在保证专业教学的同时,逐步开展面向企业的科研服务。充分发挥实验实训设备的作用,开展与相关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在产品开发、技术革新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力争在2-3年内增加4个运作规范的,具备一定规模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实施多种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形式奠定基础。
科研和教学资源建设: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争取把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建成省级精品专业,建成市级精品课程3门,4—5门院级精品课程,完成3—5门有特色的专业教材与实训教材的编写。取得1项以上市级教学改革项目或科研成果,3-4项院级教学改革项目或科研成果。在现有专业教学资源基础上,力争到2015年,建成具备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教学资源平台。 2.师资队伍建设与规划
专业建设,首先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入手,优先配置优秀师资,培育、选拔学科带头人,走“精品课程,名牌教师”之路。通过培养和学习,尽快提高师资队
2
伍的高职称比、双师比和硕博比。通过研修专业知识和引进复合型优秀人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鼓励教师开设多种形式的课程,以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工程实践经验,较高工程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
师资队伍基本情况:机电专业群现有专任教师20名,主要担任本专业群各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实验员2名,主要承担本专业实训室的管理和部分实训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4人。3人具有硕士学位,16人具备双师素质,教师教学经验和企业工作经验丰富,教师中8人有较长的企业工作经历。
建设规划:到2015年,使专业教师总人数达到45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兼职教师20人。通过内培外引等途径,使专业师资队伍拥有10名副高职称及以上、8~10名专业骨干教师,形成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职师资队伍。同时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聘请具有企业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担任本专业的专业教学和实训指导、毕业设计等。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利用假期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挂职锻炼,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与台湾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互派访问教师,请专家到校短期任教,进行科研指导;加强师德教育,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 ,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建设内容:制订机电专业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其知识、能力标准评价体系,建立使教师持续跟踪行业技术水平的激励机制。规定教师每2年下企业锻炼时间累计不少于20天,取得相关职业资格高级证书不少于1项。对联系实际、成绩显著的教师给予奖励。针对专业师资队伍目前的薄弱环节,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在3年内引进数控技术应用和机械制造方向理论造诣高、实践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各2名。积极跟踪制造先进技术,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技术更新。安排5~6名教师参加国内专业技术培训班;加大专业内部培训,每学期组织“技术前沿”系列专题讲座至少1期;制订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坚持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另外,通过教师互相听课、教学研讨等途径进行示范,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聘请相关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共20名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标准制定、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材编写、指导毕业生就业等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政府、社会、行业协会组织的各项社会工作,担任相关学会、协会、研究会要职,兼任政府、企业或团体的专家、顾问。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锻炼和提高教师能力,扩大专业影响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