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心理学选修课资料 第一讲: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三、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1在心理学上,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触或直接沟通,由此达到的认知。
在社会学上交往是指人们特意完成的交往行为,或通过交往行为而形成的特定的社会体系。 在语言学上,交往概念表示人与人之间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语言符号交流。 在信息科学和传播学中,交往是指一个特有信息由信源经过信道到信宿并不断反馈的,从而实现相互沟通目的和传播过程。 在哲学上,交往是指人所特有的相互来往关系的一种方式,即一个人在与其他人的相互联系中的一种存在方式,它蕴涵了其它学科所理解的各种意思。 2交往的分类
人际交往是交往的一个层面。
⑴根据交往的内容不同,划分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信息交往。 ①物质交往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既包括人们在改造自然界中的物质转换,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其他特定的物质交换、往来。
②精神交往则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思想、观念、科学、文化、制度模式等等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过程。
③信息交往是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语言、文字、图像、动作、表情等信息来源的输送传递和反馈。
⑵根据交往的媒介不同,划分为直接交往与直接交往。
① 直接交往是交往双方借助于语言、表情等本身固有的属性进行的面对面的交往; ② 间接交往是指交往双方借助于某种身体以外的媒介进行的不见面的交往。 ⑶根据联结交往主客体中介的性质不同,划分为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 ⑷根据交往主客体层次划分为横向交往和纵向交往。
⑸根据交往的心理和目的不同,划分为道义性交往、实用性交往、和利己性交往。 3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其显著的特色。
第一,社会性。所谓社会性,指人际交往本质上是社会的,是人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属性。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交往的社会性。 第二,主观性
人际交往的主观性主要指人际交往是以交往主体的心理需要为前提,以交往客体是否获得满足的主观感受为尺度。 第三,复杂性
人际交往的复杂性首先表现为人际角色的复杂性。
所谓人际角色是指在个性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产生的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关系主体分属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人际角色有不同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人际交往的动态性。在一定意义上,人际交往是不断变化的,这
种变化通人类发展的过程相似。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交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社会交往以及由此建立的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 3人际交往的功能
所谓人际交往的功能就是人际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作用。人际交往的个体性功能是指人际交往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作用。 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际交往是促进社会个体化的主要途径。
所谓个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以及同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由单纯的自然人转为社会人的过程。一个人社会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其成熟程度的尺度之一。
个体社会化的途径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两个方面。 社会教化就是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诱导个体去做那些保证使社会正常延续而必须做的事情。
个体内化是指个体接受社会影响。
第二.人际交往有利于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人际交往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其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创造表现好的社会心理气氛,净化单位人际环境。②增强群体凝聚力。
第二讲: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第一,交往需求迫切,但往往期望值过高。
第二,交往目的多样化,但一些同学在交往方向上存在着误区。 第三,交往的自主性增强,但一些同学却走向了自我中心的极端。 第四,交往方式趋于多向化,但是多数人仍以寝室或班级为中心。
第五,爱情交往的愿望强烈,但是有些同学将爱情当成了人际交往的全部。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初次接触留下的客体的感性迹象或形象,又称第一印象。 ⑴第一印象的特点:
①第一印象时常是终身难忘的。
②第一印象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互动相关。 ③第一印象有时是唯一印象。出差、旅游 ⑵怎样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① 要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 ②有效地说话。
③注意体态与口头语言的结合。 ④动作要自然、得体。 (二)吸引效应
⑴人际吸引的概念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以感情因素为主的对他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态度,是个体对他人给予的积极和正面评价的倾向。 ⑵人际吸引的过程 第一阶段:注意 第一阶段:认同 第三阶段:相容 第四阶段:外化 ⑶人际吸引的规律
①个体所具备的特质吸引 身体外貌的吸引 令人愉快的人格特征 ② 接近性吸引 时空接近
价值观、兴趣的接近 互惠性吸引 对等性吸引 相似性吸引 互补性吸引
此外,还有异性的吸引。
(三)定势的心理效应 1定势心理概念
对人对事由于先前一些事情的影响而形成的某种固定倾向的心理状态。 2定势心理存在的原因
⑴人对事物或他人的认识总是以先前的经验为基础。 ⑵人对事物的认识常常会受移情作用的影响。 ⑶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循环证实的倾向。
(四)增减效应 1增减效应的概念
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交往水平的提高或降低的心里变化。 2增减效应的应用
⑴增强交往的有效性,雪中送炭。 ⑵使人愉快,投其所好。
⑶培养良好的品质,真诚、热情。
(五)晕轮效应 1晕轮效应的启示
⑴理性,不仅要听从心的声音,也要听从大脑的声音。 ⑵在交往中应避免以貌取人,要实事求是。 ⑶要尽量消除偏见,多角度分析取舍。
(六)刻板效应
1刻板印象的启示
⑴不要从交往对象的性格,地位,背景出发交往。 ⑵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穿着\印象外套\交往。
(七)仰巴脚效应 (八)投射效应 1表现
⑴相同投射--从自我出发做判断。
⑵愿望投射--把自我主观愿望强加于人。 ⑶情感投射--以自我的爱憎指引交往。
三、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一)焦虑心理
认为别人不会喜欢\真实\的你,怕别人对你不屑一顾,觉得自己无能。
(二)嫉妒心理
1概念:当超过自己时,心里感到不高兴或企图阻碍他人获得成功。 2如何克服: ⑴认识其危害
⑵有意识的转换自己的观念 ⑶认真解剖重新审视自己
⑷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工作之中。
(三)羞怯心理 1害羞、胆怯 2表现:
⑴生理上:脸红、心慌
⑵陌生人:不敢、不愿讲话,眼睛不正视别人。 3危害:无法充分表达,错失良机,缩小交友范围。 4克服害羞心理的方法: ⑴掌握主动权 ①主动问候别人 ②主动赞赏别人 ③主动参与各种活动
⑵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交往的频率和交往的内容是影响亲密程度的两个因素。 ⑶表情调节法 ⑷坦率诚恳 ⑸注意仪表 ⑹避免失败
(四)猜疑心理 1猜疑心理的概念 2如何克服猜疑心理
⑴要博学,学会全面具体的看问题。
⑵要信任别人,别人才会信任你。 ⑶勇敢承认错误,及时解释疑惑。
⑷要加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心地无私的人。
3启示:伟大的信任,不仅会感动你的朋友,也能熄灭你的猜疑火焰。
(五)自卑心理 1产生原因
⑴自我意识的增强 ⑵先天遗传 ⑶家庭环境 2如何克服
⑴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⑵用积极的态度来弥补自己 ⑶扩大交往范围 ⑷学会看事物的本质
第五讲交往的艺术 一、 真诚地赞美
努力发现他人的优点,使你喜欢他,也会使他人喜欢你。 赞美要及时,具体。 二、给人以友善的微笑 三、关爱他人 (一)关心他人 (二)善于接纳他人 四、避免没有胜负的争论
(一)面对一个专横的人,或有理说不清,保持沉默,以退为进。 (二)不明道理,有意不买账的人,让时间、事实说明。 (三)所持的意见陷入孤独时,以退为进,让时间去证明。
(四)当争论的问题无法解决时,适当转移话题,避免触角沉没。 五、批评的艺术
(一)要在没有他人在场时批评。 (二)从赞扬和真诚的感谢入手。 (三)先谈自己曾有的类似错误。 (四)就事论事,不要人身攻击。 (五)不要翻陈年老账。 (六)端正动机。 六、尴尬场面的应付 (一)如何应付 1不动声色 2如实说明 3借助幽默 4转移目标 5自圆其说 6以攻为守
七、自我形象的塑造 (一)外貌的吸引 (二)能力的吸引 (三)人格的吸引 八社交中的态势语 (一)保持自我 (二)善用眼神 (三)勤于微笑
第六讲 异性的交往补充 四、文化与爱情
五、亲密关系的维持与终结 (一)亲密关系的维持
1平等:是亲密关系维持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中,付出应该与其收益成正比。
2归因:对事件的解释方式,良好行为归结为对方内在原因。
3沟通:通过与对方的争论来解释对方的观点,对维持健康关系极为重要。 4嫉妒:(当自我概念有关的重要关系受到威胁时,个体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 (二)亲密关系的终结 1对待不满的策略
真诚:被动地去弥补出现的裂痕。 忽略:故意忽略对方或探讨无关话题时挑剔对方,经常不知道如何处理或者不想改善也不想终止这种关系的人使用。 退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
表达:双方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妥善并尽量维持亲密关系。 这是一种主动地、建设性的方式。 2关系破裂所造成的情感伤痛 六、社会支持
当恋爱等亲密关系破裂的时候,通过寻求社会支持来减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