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展的。低级的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只有满足学生的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70.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71. 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72. 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73.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74. 兴趣的分类: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75. 兴趣的品质:广度、中心、稳定性、效能。
76.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77.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78.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联系:1)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
2)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
和发挥。
区别:1)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
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 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
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 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79.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能力的高低可以影响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从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可以看出他的能力水平。
80. 能力的分类:1)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2)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81.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82. 智力理论:
(英)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美)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形成智力因素总共有150种(5×5×6)。
(美)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七种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
(美)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83. [最早的智力测验] (法)理学家比纳和西蒙 1905 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纳--西蒙量表。
智商(IQ)≒智龄÷实龄×100
84. 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85. 智力测验的标准:信度、效度、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86.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遗传与营养、产前环境和早起经验、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87. 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88.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89. 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 90. 人格的结构:性格、气质、自我调控。
91. 性格是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良好性格的培养:1)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师范作用。4)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92. 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93.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联系:(1)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2)性格对气质也有明显的影响。
(3)相同气质类型可形成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也可形成相同性格。 区别:(1)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影响;
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 (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3)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 性格表现的范围广泛,几乎囊括了人的社会心理特点。
(4)气质的可塑性较小,变化较慢;性格的可塑性较大,变化较快。
94. 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95. 弗洛依德的人格“三我”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96. 人格理论:特质理论、类型理论
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又称“特质因素分析论”,核心是卡特尔关于人格特质的概念。卡特尔以他的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为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大五”人格理论 塔佩斯等 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和神经质性,这五个特质 的头一个字就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人格的海洋”。
类型理论:气质类型学说
希波克里特 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
盖伦 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
强 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平 衡 灵 活 活泼型 多血质
强 平 衡 不灵活 安静型 粘(黏)液质 弱 不平衡 抑制型 抑郁质
内—外向人格 荣格最先提出
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霍兰德(美)把人格分为六类: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 依据人类社会活动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97.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98. 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社会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
99. 社会态度的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100. 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是人际交往社会化的结果。
101.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认识者本身的特点(经验、性格、需要)、认识对象本身的特点。 102. 影响形成效应: 1)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
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2)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3)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4)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也叫最近效应。 5)投射效应
社会人际关系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103. 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104. 群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105.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Eg. 与别人骑单车竞赛,时速会更快。
社会干扰(社会抑制)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106.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Eg. “三个和尚没水喝”
107. 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 108.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109.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常用控制方法有:宣泄法、惩罚法、移情法、认知干预、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 110. 社会影响:
1)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影响从众的因素:个体的特点、群体因素、刺激物因素。
2)服从:是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影响服从的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性、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情境压力。 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合法权利、责任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