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
四、散文的表现手法 种类 象征 渲染 抑扬 对比 衬托 方式与作用 通过描写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深刻的思想情感,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使思想感情含蓄、耐人寻味。 以浓重的笔墨描写某一事物,用来突出所要表达的对象。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将性质相反或相对的事件进行对照,以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用另外的事物来陪衬、对照,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联或相似的事物、观念。想象,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记忆中的表象为起点,对所想联想和想象 象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过程。它们使文章内容丰富、形象丰满,在形式上变化多姿,生动活泼。 以小见大 动静结合 以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甚至是一个细节,表现生活中的大主题、作者的深刻的看法与认识。感人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眼前为实,想象、回忆、虚构之事为虚。虚实结合,更能突出事虚实结合 续表 种类 点面结合 铺垫 更好地表现主题。 通过叙事、写人、描景等,为下文张本;烘托下文出现的主要人或事,使之更突出,主题得到深化。 在文章的前边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将要表现的人物或时间预先作出伏笔 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照应 悬念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后文对前面写过的内容作回应。 作用是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 叙事,直接从事件的某个环节写起,引人入胜;议论,直接表明观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在全篇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情感。 方式与作用 通过面上的大环境、大背景和点上的具体描写,粗放与特写的结合,物的本质特征,更能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特点,更能集中地揭示主旨。 重难点:欣赏散文中的形象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形象的特点及塑造方法和作用,二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人物形象尤其要注意从细节、对话方面把握人物的品格、精神、思想等。
物象的内涵和作用更是散文考查的重点。
渲染、象征、衬托、联想、想象、动静结合是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掌握其作用,并结合原文语句回答是关键。
[考法综述] 无论是鉴赏散文的形象还是技巧,都要着眼于全篇,多角
度去思考。判断艺术技巧的类型一定要准,分析人物形象和物象的特点及作用一定要全。除全局意识外,还要有审题意识(范围、角度、指向、要点),文本意识(结合语境、结合主旨),规范意识(分条解答、步骤完整)。
命题法1 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胡杨人家 刘之蔚
分布在额济纳荒漠里的黑水城、红城还有无法考证的大同城,在国人的感情世界和历史记忆里是复杂和纠结的。这里曾经的一切,胡人、党项人、土尔扈特人、蒙古铁骑、丝绸之路、居延海、黑水河、耶律阿保机、成吉思汗、萧太后、科兹洛夫、黑将军……如今谁又在乎过?谁又知道,额济纳就是党项语发音的“黑水城”?
每年的九月下旬,黑水河的上游水闸都要放水,额济纳沿黑水河生长的胡杨林仿佛一夜间被镀上了金色。因为得到黑水河的滋润,这里的胡杨林要比其他地方的早黄一个月左右。
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但见有一处胡杨林煞是茂密,便不及细想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
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心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
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悠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
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