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2)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弃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________
【答案】 (1)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解析】【分析】(1)本题要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谁(市楹联协会)怎么样(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按照上联:忆(动词)往昔(时间)革命前辈开天辟地(主谓短语)创伟业(动宾短语),仿写出下联: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故答案为:⑴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⑵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读文段的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文段,理解内容,解答时要一语中的,语言简洁,概括准确。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仔细审读下联,注意把握下联的特点,结合对联的知识,准确运用题干的词语进行组合。
2.辩论赛,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机会,提供了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启发的机会。为了让大家养成好习惯,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论题为“养成好习惯是否主要靠自我约束”。希望在这次辩论中,你能积极搜集资料,活跃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标语我设计】为本次活动拟一句宣传标语。
(2)【主意我来出】正方有两位同学缺乏参赛经验,请你为他们的赛前准备工作提两条建议。
(3)【信息我筛选】作为正方代表,在准备的过程中,你搜集到了以下材料,比赛中你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对方可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只填序号) ①孟母三迁 ②孙悟空头戴紧箍咒 ③祖逖闻鸡起舞 ④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4)【收获我总结】假如你作为正方的一名代表参与了辩论活动,请谈谈你在活动中的收
获。
【答案】 (1)辩是非,逞口舌谁利;论对错,看知识我丰。
(2)①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正方所需的资料,形成观点;②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3)③④;①②
(4)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训练了自己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拟写一句宣传标语,拟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紧扣辩论的主题;②语言要精炼;③最后使用对偶手法;④语言要通俗、连贯。答案符合以上几点即可。
(2)根据你所知道的辩论前的准备工作,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3)正方观点为“养成好习惯主要靠自我约束”,祖逖和齐白石都是通过自我约束而形成好习惯,与此相符。反方观点为“养成好习惯主要靠外力约束”,孟母所认为的环境和孙悟空的紧箍咒都属于外力,与此相符。
(4)根据自己在辩论赛中的体会答题,语言简练、准确即可。 故答案为:⑴ 辩是非,逞口舌谁利;论对错,看知识我丰。
⑵ ①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整理正方所需的资料,形成观点;②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⑶③④ ①②
⑷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训练了自己辩证的思维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点评】⑴本题要求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这样的题虽然没有统一答案,但也要注意所拟写的宣传标语①要能吸引人;②要易于传播;③内容要符合本次活动主题。
⑵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及论据内容分析其是否能充当本文的论据。
⑷本题考查谈收获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3.阅读下面文段,根据内容完成小题。
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耿耿于怀,( ),与其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从容淡定的笑对人生。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 ①亮丽的色彩 ②昂扬的旋律 ③精彩的细节 ④忧伤的音符 ⑤乏味的字眼 ⑥灰暗的色调
(1)文段中的括号里应填入的一个成语是( )
A. 一蹶不振 B. 怒发冲冠 C. 萎靡不振 D. 杞人忧天 (2)把节选的6个短语,依次填入这段文字横线上,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⑤④⑥ B. ③⑤④②⑥① C. ①③②④⑤⑥ D. ③⑤②④①⑥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作答本题时,可以采用排除法。第一个空,对于 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来说一蹶不振。故选A。
⑵正确使用词语,就要分析语言情境,要综合考虑语句中包括所指对象、使用范围、表意程度的深浅在内的各种情境因素,选择正确的词语。
由“ 人生如一本书 ”,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故选BD,由上文可知应少一些乏味的字眼,这样就筛去B选项,故选D。 故答案为:⑴A;⑵D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注意词意的适用范围,表意程度的深浅。
⑵本题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判断空格处内容与前后文的衔接;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
4.近期,学校正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观点论述】汉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传承唯一超过五千年的文字,汉字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学校拟设立书法课程 , 对此众说纷纭。你怎么看?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2)下图描画了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夜游的故事。用自己的文字将这个故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70字以内。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面的对联旨在颂扬中华文化,根据上联续写出下联。 上联:笔墨纸砚书写中华文化 下联:________
【答案】 (1)书法课程的设立有益于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力、毅力等心理素质;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我们应多练书法,陶冶情操。
(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面对着庭院中的光影,心生感慨: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
(3)梅兰竹菊勾画君子风骨
【解析】【分析】⑴ 汉字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练习书法可以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们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激发爱国热情。
其次,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⑵《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
⑶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 笔墨纸砚 ”对“ 、梅兰竹菊 ”,“ 书写中华文化 ”对“ 勾画君子风骨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故答案为:⑴ 书法课程的设立有益于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力、毅力等心理素质;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我们应多练书法,陶冶情操。
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面对着庭院中的光影,心生感慨: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 ⑶ 梅兰竹菊勾画君子风骨
【点评】⑴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时应注意,注意对人物和事件的把握。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⑶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5.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________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①讲一讲学习历程;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3)【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 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 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 拟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答案】 (1)展未来豪情盈心底 (2)说一说同窗趣事;抒一抒师生真情 (3)两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最后一课
(4)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解析】【分析】(1)首先宣传标语的上联“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可以看出,上联由“忆过去”“欢乐在眼前”两个短语8个字构成,“忆过去”是动宾短语,“欢乐在眼前”是主谓短语,因此拟写标语下联也要符合这个特点,另外还用注意内容要符合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内容和形式上符合要求即可。
(2)本题要求设计两种活动形式,题中已经给了两种活动形式,可以仿照着再设计两种,如:①说一说同窗趣事;②抒一抒师生真情等。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本题要求从题目中所给的文章里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题目中已经给了两个例子,可以仿照例子来写,注意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此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所写的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要求即可。
(4)认真阅读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一第一句提出自己的观点: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管结果如何。第二句是说明有这种认识的好处。材料二举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的写作,最终获得成功。综合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