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 商品和货币 (一)商品与商品经济 1.商品:为市场交换而产生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1) 使用价值: ? 物品的有用性 ? 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 ?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3.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 ? 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 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抽象劳动:抛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或消耗。 ? 形成商品的价值 ? 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 ?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科学基础。 ?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二重属性的决定性条件。 (二)货币 ⒈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⑴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如:1只羊驼=2部iPad 左:相对价值形式 右:等价形式 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如: 1只羊驼=2部iPad 1只羊驼=3部iPhone 1只羊驼=4本政治书 1只羊驼=其他商品…… ⑶一般价值形式: 如: 2部iPad=1只羊驼 3部iPhone=1只羊驼 4本政治书=1只羊驼 其他商品……=1只羊驼 ⑷货币形式: 如: 2部iPad=1块钱 3部iPhone=1块钱 4本政治书=1块钱 其他商品……=1块钱 2.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货币的职能 ⑴价值尺度: ? 因为货币自身也有价值 ? 观念中的货币 ⑵流通手段: ? 实在的货币 ?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⑶贮藏手段: 如:金银铸币、金银条块 ⑷支付手段: 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 ⑸世界货币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 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二、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作为货币的货币≠作为资本的货币* ? 商品的流通形式:W—G—W 资本的流通形式:G—W—G′ *geld 货币waren 商品* 四大区别: (1)形式: ? 买和卖的顺序不同 ? 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 流通的媒介不同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