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亲职教育
1、什么是亲职教育
亲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指的是针对宝宝的父母以及其带养人的,通过系统得学习,了解育儿资讯、掌握养育方法,进而更快地成为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 2、亲职教育对宝宝发展的意义
3岁之前是宝宝一生中发展最快、最重要的时期。我们常因为宝宝的各种行为而感到无措和彷徨。与其当宝宝产生不适应行为发生后,父母彼此埋怨,不如预先实施亲职教育,提供一些合理而有效的方法,统一教养观念,增强家庭育儿整体感。
? 如何做合格称职的好家长
? 每天保证一小时的亲子互动时光(可以讲故事、做游戏、运动等)。 ? 父母间不在宝宝面前吵架,不责备祖辈,不数落保姆。
? 在宝宝面前要说到做到,不要随意对宝宝承诺自己办不到的事情。 ? 在教育宝宝时,言传不如身教,家长(包括其他家庭成员)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则,为宝宝做示范。
?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宝宝,所以,父母不要拿自己的宝宝与别人的宝宝作比较。
? 应有意识地为宝宝创造外出活动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 每天早上醒来和晚上临睡前要让宝宝知道你爱他,用适度的拥抱传达感情。 ? 宝宝需要规则来约束,制定的规则应合情合理,并严格执行。
? 宝宝犯错了,不责骂,不扣帽子,理性分析,从成人的角度多找原因,耐心帮助宝宝解决问题。
? 每天检查宝宝活动区域内的安全隐患,并对宝宝进行一些安全教育。 ? 尊重宝宝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要随意打乱宝宝的作息,重视宝宝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 平等的与宝宝进行交流。
? 亲职教育案例分析 ? 案例:工作与生活
丁丁妈妈一天工作都很不顺心,下班回家,不到2岁的儿子丁丁却让妈妈又心烦了,刚进门丁丁就缠着妈妈,看着一地的玩具,妈妈顿时起火,对丁丁大声说:“你烦死了”,并一把从身上撇开丁丁,丁丁顿时哇哇大哭。
? 分析:
工作的压力和疲劳,遇到家庭琐事,很容易影响到家长的情绪,对孩子的行为指导缺乏耐心,往往采取粗暴、简单化的互动方式处理孩子的问题,对孩子不尊重,不仅影响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伤害。
? 建议:
(1)妈妈在接触宝宝之前调解好自己的情绪,可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散步、
逛街、做运动、深呼吸等,避免冲突发生。 (2)冲突发生时,妈妈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刹车。
(3)冲突发生后,妈妈首先要调整情绪,把问题处理的重点放到对宝贝的情绪
抚慰上。可以对宝宝说明原因,并表示“妈妈永远爱你,妈妈很喜欢你”, 然后再重新审视刚才发生的问题,耐心向宝宝分析解释。
? 案例、该不该让宝宝自己做事?
吴妮的儿子2岁半了,自出生开始,儿子就成为家庭的宠儿。爷爷奶奶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孙子,更是珍爱有加。儿子有个习惯,吃饭都是到处跑,爷爷奶奶追着喂。近来儿子总是吵着自己吃,但是奶奶却害怕他自己吃不好,还会弄得到处都是,所以,宝宝的要求总是得不到满足。妈妈也觉得宝宝可以学着自己吃饭了,但爷爷奶奶总是说,宝宝还小,需要细心照顾,等宝宝大了自然会好。
? 分析: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出试图来尝试新鲜事物和和学习新技能的信号,如:宝宝开始有自己动手的愿望,四处乱爬,到处抓东西等。吴妮的儿子吵着要
自己吃的现象,正是学习尝试新事物的举动,为此祖辈也要善于捕捉宝宝独立需求的信号,把握宝宝成长的关键期,及时满足有利宝宝发展中的需要。过渡的包办代替和溺爱,会使宝宝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 建议:
(1)家长可给宝宝准备一件反穿衣,这样即满足了宝宝的动手操作的需求,又
能帮助家人便于衣服的清洗。
(2)家长应经常和祖辈老人多沟通,在尊重理解祖辈带养辛苦的体会中,提出
合理的、有利于孩子能力培养的好建议,并相互达成共识。
? 案例:寻找爸爸的爱
豆豆两岁了,平时主要由妈妈和奶奶照顾。爸爸总是早出晚归,早晨,宝宝还没醒来时爸爸就已出门,晚上工作回来的爸爸只能看到宝宝睡熟的样子,每当妈妈埋怨时,爸爸总觉得男人只要外面挣钱,养育孩子是妻子和祖辈的事,有她(他们)就可以了。
? 分析: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婴幼儿与父亲的交往,对其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的参与养育婴幼儿,孩子更加聪明、机灵、好奇、愉快,是满足婴幼儿情感,发展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宝宝长期生活在没有参与的家庭环境中,很容易造成性格上的缺陷:男宝宝仅仅在母亲的抚养下,性格会女性化而变得缺乏阳刚之气;即使是女儿,宝宝的性格也很有可能走向极端。为了给宝宝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为人之父者谨记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 建议:
(1)上班族的父亲:每天在下班回到家后抽出固定的时间给宝宝讲故事、陪他
们做游戏等等。
(2)出差型的父亲:可以把每次出差在外的所见所闻、当地的风土人情讲给宝
宝听,以拓宽他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