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的一般特点
『授课人』 『授课时间』年月日 『授课班级』班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参照系,地球运动有视运动和真运动的不同。另一方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从成因分析,这些地理现象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地球自然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用“分析”,表明对本条“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因此,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其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因涉及较深的物理知识,“标准”没有制定要求。
『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知识结构图为: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是 “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的第一个学习内容,它包括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地球的公转运动以及它们各自的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的特点等知识点。只有在学习了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及其特点的前提下,才能学习之后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以及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等知识,因此“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是这一节内容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步入高中阶段,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并且初步具备空间感知和读图分析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了较浅层次的知识基础,有利于本节课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但由于初中学习中只是浅显地提及到地球的两种运动,学生对两种运动没有深入的认知,再加上初三一年的空档期,学生对知识的遗忘较大,普遍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教师应尽量结合生活实际,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角速度、线速度和周期,并能用工具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②能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角速度、线速度和周期,并能用道具演示出地球的公转运动; ③通过综合对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能够说明自转与公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2.过程与方法:
①分别通过从北极、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并演示自转过程,掌握地球的自转方向、角速度和周期;
②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理解地球运动的公转运动的特点;
③通过对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的综合演示和差异对比,理解自转与公转的联系与差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理解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和规律,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②通过对比,综合分析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差异,明白两者之间具有联系,是同时进行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等特点;
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②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等特点。 2.教学难点:
①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②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板书、板图、地球仪 『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时间 环教学内容 节 『提问』师:同学们看过《十万个为什么》吗? 『追问』师:里面的这些问以学生熟悉的书籍引入主题,设疑『回答』生:看过。 题你们能回答吗? 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相互讨论①“为什么我们看到太阳东兴趣,活跃课堂气问题。 升西落?”②“为什么昼夜长短会变化?”③“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设疑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分钟 『转承』这些问题都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有很大的联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一节课的内容以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这些问题。 『板书』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板书』地球的自转 球自『展示动画』展示地球自转的转的flash动画,让学生观察并说旋转出自转运动的旋转中心; 中心 的旋转中心; 转运动。 转运动,说出自转上感知地球的自观察动画中地球自助于学生从空间『观察动画』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