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文章结尾谈到“而我只带回一块石头一一泰山石是敢挡的一一泰山就永远属于我,给我拔地
通天的
信仰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范百禄字子功,锴之子也。第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熙宁中,提点江东、利、梓路刑狱,
加直集贤院。利
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从之。熊本治泸蛮事,有夷酋力屈请降,裨将
贾昌言欲杀以为功,百禄谕之不听,往谓本曰:“杀降不祥,活千人者封子孙。奈何容骄将横境内乎?”本矍然,即
檄止之。七年,召知谏院。属岁旱,请讲求急务,收还法令之未便者,以救将死之民。司马光复差役法,患吏受赇,
欲加流配。百禄固争曰:“民今日执事,受谢于人,明日罢役,则以财赂人。苟绳以重典,黥面赭衣,必将充塞道
路。”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元祐元年,改吏部侍郎。议者欲汰胥吏,吕大防趣废其半,百
祿曰:“不可。废半则失职者众,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减斯过半矣。”不听。俄兼侍读,
进翰林学士。为帝言分别邪正之目,凡导人主以某事者为公正,某事者为奸邪,以类相反,凡二十余条。
愿概斯事以观其情,则邪正分矣。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 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不许。熙河范育言:“阿里骨酷暴且病,温溪心八
族皆思内附,可以计納。”百禄曰:“中国以信抚四夷,阿里骨未有过, 溪心虚实未可知,无衅而动,非策
也。”又请进筑纳迷等三城,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弃之为費已甚亦
不能矣帝皆从之薨,年六十五,赠银青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范百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B.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C.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D.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 A.“字”指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取与之含义相关的别名,一般男子二十岁弱冠会取字
B.“檄”即檄文,是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文中的“檄”有“晓谕部下”之意。 C.“流配”也称流放,是古代刑罚名,是给犯人刺字并将其驱逐到边远地区的一种刑罚。 D.“中国”在古代一般指的是中原地区或是在中原地区由华夏族建立起来的政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范百禄心地善良,力阻杀害降民。他管辖边事时,贾昌言想杀害已经投降的夷人来向朝廷邀功请赏,被 他想方法阻止。
B.范百禄拾遗补缺,完善相关法令。大旱之年,他奏请收回对百姓不利的法令;司马光想流配受贿的官吏, 在他的反对下才打消念头。
C.范百禄格尽职守,不愿宣扬功绩。任翰林学士时,他为皇帝列举区别公正和奸邪的方法;有人想把在他 治理下没有囚犯一事汇报给朝廷,被他阻止。
D.范百禄思虑周全,做事富有眼光。有人提议接纳想要归附朝廷的温溪心八族,并推进构筑三座城,全都 被范百禄否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从之。(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废半则失职者众,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减斯过半矣。(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
[注] 典出《晋书·张翰传》,秋风起时,张翰(字季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写秋季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凄清”二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颔联写仰观。残星、笛声、雁横塞、人倚楼,视听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 C.颈联以“静”赋菊,以“愁”状莲,既形象传神,又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借用张翰和南冠楚囚的典故,表达毅然归去的决心。
15.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与本诗“鲈鱼正美”化用同一典
故,但表达的志趣又有所差异,试比较异同。(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氓》中女子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子过得非常辛劳,以此表达其内心不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开篇写“_________________”,他们一同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下文主人以
“__________________”提问,客人以曹操的事迹作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19 题。
2019正确教育预测密卷 - 语文A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