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正确教育预测密卷---语文A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 正确教育原创预测卷 A 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书法与国学有诸多联系,但不能直接画等号。书法是艺术,国学是学问。把书法当成国学,与把传统

文化当成国学如出一辙。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用国学方法研究传统文

化的学问才是国学。

那么研究书法的学问是不是就是国学了?不全是。举个例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研究的传统书学,可 称得上国学。

古代书论文献大多是文学性描述,多运用比喻、夸张和想象等文学手法,且行文简略,如孙过庭

《书

谱》中有一句经典概括“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意思是取法古人,不能背离时代条件,同时又不能随大流,

过于迎合今人。写不出自己,看不到古人,是书法大忌。孙过庭以简短八个字,把古今书法的道理说通了。

而这用短短几个字就能说透的问题,今人千言万语也未必能达其真谛。所以,凡遇古书论,都需用文献学

方法,对所涉字词进行训诂学研究,这些自然属于国学范畴。

按照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划分,国学研究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智识的学问,一类是关于人生的学

问。前者侧重于认识,后者侧重于实践体悟。书学也是如此。

书学是关于智识的学问。书法的基础是汉字,研究书法必须研究汉字本体,故此,书学

的基础是字学,

也即小学,小学又融于国学之中。所以,国学中的字学或小学,对书学研究有直接作用和影响。辑校和注

疏是国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传统书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阅读和运用古代书论文献时,必须对其中的 字词进行训诂或校注,否则易发生误读。譬如现在我们时常用“天真烂漫”一词形容书法作品至高的美学境

界,但从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对 “烂漫”一词的注解可知,“烂漫”的本意是花开十分,已渐有凋疏之意,

用在书法上,则指笔法粗疏导致的墨法凋疏,字法散乱。

书学还是有关人生体悟的学问。它不但需要对古代书论进行研究,更需要亲自实践。美感体验,或者

说有关书法美的积淀,是在长期的笔法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而笔法的获得,又在于对人生、生命与自然的

体悟,即唐人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要有向外和向内的追求。向外追求最后都归于向内 追求。向外追求自然,于自然万物中获得关于笔法的学问,譬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庭坚观荡漾而悟 笔法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向内追求内心的自证圆融,这方面,古代书论多有描绘,但过于玄虚。当然, 笔法也可通过读书尤其是阅读古代书论获得,但读书也需进行人生体悟,读书而不体悟,等于吃饭而不细 嚼、必定是“囫囵吞枣”。

所以,虽然书学与国学息息相关,但国学只是方法和途径。研究美、探讨美,是书学研究的终极旨归。

但这美, 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美学,而不是西学体系中的美学,故美学又必须建基于国学之上。国学也不是

贴标签,而是实实在在地坐冷板凳,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

(选自朱中原《国学与书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书学属于美学范畴,而国学是用国学方法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二者有诸多联系,但不能直接画等号。

B.孙过庭《书谱》中用“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八个字,将“既看到古人,又写出自己”的古今书学的道理说 透了。

C.书学的基础是字学,字学对书学研究有直接的作用,而辑校和注疏是传统书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作者反对读书者“囫囵吞枣”,意在表明在笔法的获得途径中,人生体悟比阅读古代书论更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在文章开头即表明观点,然后对书法和国学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解说,引出了后文的论述。 B.作者在第三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书学是靠文献学方法研究的,从这一点来说它属于国学范畴。 C.文中举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庭坚观荡桨而体悟出笔法的例子,强调了书学需要向外追求自然。 D.文章结构属于“总—分—总”模式,最后一段给出结论,再一次说明书学和国学虽有联系但并不等同。

3.根据原文肉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书学和国学是息息相关的,国学是书法研究最终探究的美学的基础,书法是国学研究的对象。 B.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书法作品至高境界的“烂漫”用在书法上指笔法不好,说明当下已没人关注古书论。

C.书学不仅是关于智识的学问,还是关于人生体悟的学问,对其研究既要加深认识,又要实践体悟。 D.书学向内追求内心的自证圆融,但因古代书论的描述过于玄虚,还需要向外追求自然,亲自体验。

5rb7t4dzam6tck19hpxv8jj329nz7x003m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