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红原县反季节低温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红原县反季节低温食用菌种植示范基

地总结

反季节低温

红原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角,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 治州中部,幅员面积8439.94平方公里,红原属高寒平原区,平均海 拔3500米以上,属大陆性气候,常年无夏,负温时间较长,最低气 温-37?,夏季凉爽、湿润、阵雨和冰雹,昼夜温差大,最高气温+24?,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10—12.7?。独特高原的气候资源,使 我县成为反季节中低温食用菌种植最佳适宜区之一。当内地夏季高温 无法种植中低温食用菌时,可利用我县独特的气候资源种植反季节中 低温性食用菌,并与内地形成季节反差,反季节生产的潜力很大。经 我协调查,我县作为全省6~10月金针菇鲜菇的主要种植和供应基 地,约占省内黄色金针菇反季节自然温度种植的80%,食用菌加工厂鲜菇的90%以上来源于我县。

二、红原县反季节中低温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紧扣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发展机遇,充分 利用县内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气候条件,把食用菌产业开发作为调整农 业结构,改造传统农业,培育旱作高效优势特色产业重要举措的部署, 以建设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为契机,发展建立以设施农业为目标的新 技术生产基地,引导和带动农民扩大规模种植,逐步形成了相应的产 业开发链条。红原县食用菌协会在红原县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成 立于2006年10月,现有会员38个,其中:年种植规模达10万袋以上规模的会员12个,年种植规模达20万袋以上规模的会员26个,

1

网络农民2000余人。目前,我县反季节中低温食用菌种植规模已形 成一定规模,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食用菌 产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协会以扩 大产业、拓宽市场、农民增收、保护资源作为总的指导思想,不断发 展新的种植户及种植基地,调动农民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全县规模 化种植的食用菌有5个品种,种植户主要分布在我县刷经寺镇到邛溪 镇公路沿线,共发展有7个连片种植区。截止今年10月,我县共发展食用菌种植专业大户38户(当地业主21户,外地业主17户),种植主要菇类为黄金针菇,栽种占地2000亩,建设竹木结构的温室大

棚480余栋,栽培规模约1400万袋,预计鲜菇产量可达1400万公斤,实现年产值8400万元。

三回顾几年来基地的建设,重点抓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008年《红原县邛溪镇反季节低温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获中 国科协、财政部和省科协、省财政厅表彰奖补项目,红原县科协承担 此项项目,主要实施的反季节低温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 为加强红原县低温食用菌标准化生

产项目的建设工作,确保项目任务的完成,县科协于2005年成立了以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实施小组,明确了各乡镇党委、县

科协、县食用菌协会、县农业局为主要项目实施单位,各单位明确责 任人。制定了各年度工作方案和技术推广方案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组 织实施。

从基地建立和运行一开始,

基地就把依托科技、发展食用菌生产放在了首要位置,以四川省农科

院院长李跃建研究员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波与省 民委等部门多次来我县帮助当地发展反季节金针菇。并对当地食用菌 种植户进行了指导和培训,同时就如何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与县委、 2

县政府进行了座谈,针对品种单一,产品技术含量等实际问题,有针 对性地给予指导,县科协积极参与协调,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及时 与乡、镇、村领导协商,付诸实践。在项目实施工作中,项目组专门 请来专家帮助种植户严格把关金针菇原种,选择供应定点生产的菌种 场并指导生产,从源头上和技术上保证了菌种的质量。同时做好生产 季节的安排。食用菌生产是季节性是非常强的生产项目,赢得了季节, 就有了赢得产量和质量的基础。项目组技术人员在制定技术方案的工 作中,认真分析了本地的气候特点,提出适宜的种植季节,指导农民 按时种植,指导做好菌料科学配方和制作。我们请来的技术人员根据 本地的菌料来源,提出不同的配方指导菇农堆制菌料。按照无公害食 用菌质量标准,指导农户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用生物、物理防 治方法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如清洁生产场地、确保茶树菇菌袋灭菌彻 底、薰烟、诱杀害虫等。

为了切实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将生产、培训、示范于一体,基地被确定为科普示范基地后,县科协

为该基地投资20万元,制作了食用菌基地公路标志牌5个,标准橱 窗5个,完善并购买了配套的试验教学设备:桌椅4套、计算机1 台,教室80平方米、标本室40平方米、图书室40平方米、藏书5000 册、展板三套30块等。同时为了推广示范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 促进项目区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项目组切实加

强了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长期聘请专家、教授到基地授课、指 导,平均每年举办培训班三期,培训农民300人次,通过培训改变了当地农牧民对种植食用菌的传统认识,专家们针对当地金针菇生产实

际,为种植户作了《金针菇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专题讲座,并免费 赠送300册农业部组编的《食用菌技术100问》技术图书。通过培训,当地农牧民了解了食用菌种植全过程的科学知识,消除了他们关于栽

3

食用菌的很多错误认识;我们还请专家对食用菌副产物—菌渣进行分 析、化验,让人们对食用菌副产物有个科学的认识;并由县上组织一 批有一定文化知识,有种植食用菌意愿的当地农牧民到省农科院学习 食用菌种植技术,学成后由政府扶持他们种植,再带动其他农牧民种 植。

在我县38户食用菌种植户

中选择了种植规模较大、交通比较方便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户3 户,对各示范户实行生产全程记录和逐日采菇记录,起到了展示技术 标准和数据采集作用。不但带动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为正确指导 生产和统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数据。并以此

一是我们坚持尊重农牧民的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原则,加强 对食用菌种植户的引导,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农牧民食用菌种 植技术的培训和食用菌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提高本县 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食用菌种植业逐步成为本县农牧民增收致富 的重要途径。项目区的示范作用带动了相邻地区的食用菌生产,先后 有松潘、若尔盖、黑水等地及本县农(牧)民500多人来学习和交流。 二是建立综合性科普示范基地,加大新品种、技术引进示范力度。

目前我县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金针菇,品种过于单一,其他如双孢蘑 菇、杏鲍菇等10余种食用菌品种也可在我县进行反季节生产。省农科院近期还将通过建立多品种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将适宜的食用菌

品种引进示范,对栽培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配套,形成规范的种植 技术,再对种植户进行培训。通过示范,稳步推进,逐步引导牧民从 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

三是积极探索食用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食用菌副产物的处理是 制约该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处理得不好,极易破坏生态环 4

境。省农科院本季度将组织相关专家从以下方面探索其利用:一是经 过处理作为牦牛冬季饲料;二是用以改良土壤;三是用于生产有机肥 料。

四是协助相关部门把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农牧业产业发展 总体规划。我协适时邀请食用菌种植专家协助相关部门制定农牧业产 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是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产业发展的规划与 布局。

五是加强院、县合作。围绕做大做强我县食用菌产业,我们积极 探索与省农科院、省内食用菌种植专家的长效合作机制,我县与省农 科院的长期合作协议将于近期签署。

一是沟通菌种厂与种植户之间的联系,避免盲目生产、销售、协会通过经常走访种植户,了解生

产情况,及时掌握种植户的生产情况和菌种需求情况,互相调剂余缺, 2008年通过我协与县食用菌协会调剂菌种20余万斤。同时我协还指 导县食用菌协会建立了生产预警体系。去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

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红原县反季节低温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总结

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红原县反季节低温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总结反季节低温红原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角,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幅员面积8439.94平方公里,红原属高寒平原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属大陆性气候,常年无夏,负温时间较长,最低气温-37?,夏季凉爽、湿润、阵雨和冰雹,昼夜温差大,最高气温+24?,最热月(七月)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ra6i7b5z60wacw0f2p46m3qp9xkwe00yp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