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科版《运动和力》教案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了循环系统的基本功能。循环系统又称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将人体所需的物质带到细胞内并将废弃物排出细胞外。

本节课学生将有机会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并通过体验活动了解到心脏的工作强度,以此初步建立保护心脏健康的意识。

心脏的功能、结构是学生难以通过探究活动得来的,面对这样的内容,阅读资料、教师讲授将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在科学课上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应该带有科学课的学科特点,从人体的基本特征和需求出发,以最接近学生的感受或体验为基础,促使学生领悟到健康的重要。教科书中安排的估算一天中的心跳次数、体验心脏的工作、“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他会疲劳吗”这三个活动,用数字呈现出心脏繁重的工作量,用洗耳球运送水感受心脏工作的高强度,“他会疲劳吗?”这个问题是在各种体验后提出的,会引起学生对心脏健康的关心。这些活动会让学生易于接受“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健康生活”的观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己做剧烈运动后,身体产生的各种反应已经有所了解,但是他们这种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这些现象的认识缺乏准确的描述,而且对呼吸、心跳、脉搏之间更是缺少关联性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呼吸、心跳和脉搏进行测量,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其中的内在规律与联系,使之认识到:心跳和脉搏在同一时间内跳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心跳次数和脉搏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同时,通过对运动前后、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脉搏的测量和分析,使学生猜测出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3.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心脏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2.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难点:简单了解了解在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之间相互合作的过程。

评价任务

1.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资料估算一天中心脏的跳动次数。 2.做心脏跳动模拟实验,感受心脏的工作。 3.了解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水盆1个、水、洗耳球1个、塑料管1段、记录单1张。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兔子、鸽子从小就关进笼子里喂养。这些小动物长大以后看起来发育很正常。但是,把它们放出笼子后,兔子跑不了多远,就会倒地,鸽子在空中飞了几圈便掉下来。解剖分析发现,兔子死于心脏破裂,鸽子则死于动脉撕裂。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说的真好,所以说我们的生命在于运动。今天我们来研究运动起来会怎样(二)。(课件出示课题)

二、激活已有经验,提出探究问题

1.你参加过哪些运动?

2.运动起来人体会有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师:心跳加快这只是我们的感受,为了更好的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

三、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 1.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

(1)为了更好的对比我们先测平静时自己每分钟心跳几次?

(2)交流:你有什么方法能测试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摸脉搏) (3)强调测试时注意事项。

(4)学生测平静时心跳次数并做好记录。

(5)汇报并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

2.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1)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2)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3)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5)对比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6)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心跳加快) (7)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呢? 四、探究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为了更好的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心脏。 1.认识心脏和心跳。

(1)(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心跳。

(2)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3)(播放视频)讲解: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板书:血液

循环)

2.模拟心脏的工作。

(1)师述:现在我们来做模拟心脏跳动的实验。师介绍实验器材、实验要领(先慢慢挤压五次,再较快速度挤压五次)

(2)学生分组实验。

(3)师问:这个实验与心脏输送血液有什么相同?相同的地方各代表什么?(洗耳球相当于心脏的心房、心室,塑料管相当于血管,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手的捏力相当于心机收缩功能;)

(4)师问:实验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水流动加快、感觉手很酸……) (5)师生共同小结:人运动所需要的氧气是靠血液的运送,而血液必须靠心脏的跳动来推动它前进,心脏好像一个泵,它把从肺部来含氧丰富的新鲜血液送到全身,同时它也把陈旧的血液送入肺部。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6)感受心脏一天的工作量。

师述:人每时每刻都要有氧气,并且必须依靠心脏的输送,那么心脏必须每时每刻进行跳动,我们现在估算一下,一天心脏要跳多少次呢?

(60次×60分×24小时﹦86400次) (90次×60分×24小时﹦129600次) 师问:心脏的工作量怎样?(繁重) 五、保护我们的心脏

1.合理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

师问:心脏无时无刻的进行这样繁重的工作它会不会疲劳?齐读课本73页黑体字,再回答上面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不会疲劳,如果不合理休息和良好的睡眠也会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2.运动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使我们身体更健康。

(1)出示情境: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2)各组同学分别跳动一分钟,然后搭着脉搏休息1分钟,感受脉搏跳动有什么变化,休息一分钟后再测心跳数。

(3)交流汇报:四位同学休息一分钟后都基本恢复到平静时正常心跳数。如果有一位心跳数字还很大,说明这位同学运动后要恢复到正常心跳还需要一段时间。那么这位同学与其他三位同学相比,谁得心脏功能更强呢?

(4)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心脏更有力、更持久的工作? (5)讨论并交流。

(6)谈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板书:增强心肺功能有利健康)

(7)讨论交流:在日常,我们可以进行哪些体育运动项目锻炼我们的身体? 六、回顾与反思

1.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氧气和血液必须依靠心脏来推动,心脏工作繁重)

2.我们应该怎样做?同学们,身体健康是第一,增强体质靠运动。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让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让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强,实现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希望你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经常参加锻炼,把心肌锻炼得更强健)

教学反思

课改提倡的是探究,探究有许多方面,从问题的提出到方法的设计、材料的选则、数据的分析、结论的得出,这都是探究的各个环节,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就可以尽可能的放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方法或者是数据分析。我们对熟悉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学生对知道一点而又不全知道的东西感兴趣。而这节课如果教师去“刺激”一下学生,如:男孩、女孩的心跳是一样的吗?或者是老师和学生的心跳是一样的吗?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感兴趣了。或者是运动休息以后人和人的恢复是不是一样的呢?可以让学生猜猜看。是身体好的恢复得快还是身体不好的恢复得快,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就会急于想去了解。所以,这节课把重点放在人与人的差异上,不同年龄的差异上,孩子也许就能更积极一些。

在测量的时候不一定是同时,只要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就可以了。如果只是强调同时进行,就会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只要确定是在一分钟内的心跳和脉

教科版《运动和力》教案2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了循环系统的基本功能。循环系统又称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将人体所需的物质带到细胞内并将废弃物排出细胞外。本节课学生将有机会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并通过体验活动了解到心脏的工作强度,以此初步建立保护心脏健康的意识。心脏的功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r9pq857c44oweh0q68m0sr9z0p08p00nz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