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我国城市地质灾害及防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工程地质学》期末课程论文

学 号 09201040225 编写姓名 康恒 专业班级 09安全工程2班 所属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提交日期 2012年01月04日

浅谈我国城市地质灾害及防治

康恒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09安全工程2班)

摘要:近年来,全球地质灾害频发,我国城市地质灾害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因而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迫在眉睫。本文根据中国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分析我国城市地质的研究方向,有探讨性的提出了当前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前言

自然灾害和不合理的工程活动所诱发的人为灾害, 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洪水等, 威胁着城市的安全, 构成了城市发展的隐患。

一、从历史上看城市与地质的关系

古代城市都是从小居民点逐步发展起来的, 古代人选择这些居民点是根据与生存息息

相关的某些自然条件确定的, 如有良好的水源, 有矿藏、建筑材料, 以及在河口地带、沿海的天然港口等条件, 而这些自然条件都与环境地质有关系。

因此, 某些城市因环境地质条件良好而有很大的发展, 而另一些城市则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而遇到很大的麻烦, 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如美国的纽约市是从曼哈顿一个印地安人的居住点发展起来的, 由于地质条件良好, 很快发展成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因为地基均系埋藏较浅的坚固岩石组成, 所以首先在此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 但地基由坚硬岩石组成也有不利的方面, 即地铁和其它地下工程的修建比较困难, 如地铁不得不做得很浅, 甚至使地面行人都能感到地铁的噪声和振动。

意大利的威尼斯则是地质条件恶劣的一个例子。威尼斯建在亚得里亚海海边的一个很大的浅湖中的岛上, 是世界上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由于海面的上升和地面的下沉, 已经造成多次城市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 其中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在海水高潮位时常常被淹, 以致广场内可以行船。现在, 该城市已到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 意大利政府准备花费数十亿美元来施行拯救威尼斯城的方案[1]。

二、城市和地质灾害

自然和人为作用都可能导致城市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 其后果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这就是地质灾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考虑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以便做出预防性的规划, 以减轻损失, 地质灾害有很多种, 现简述如下:

2.1 地震

地震的危害, 对城市来说, 是众所周知的,其发生的地点、时间、强度及波及范围,都

是难以预测的。世界上已制定了地震常发区,如太平洋西岸、地中海一带等,地震主要来源于地壳的破裂, 分割成大陆地块, 缓慢飘移, 地块中又存在着大量断裂带, 它们活动、位移、挤压、碰撞, 因而产生地应力能量的积聚和释放, 从而产生强裂的震动和错位,致使地表开裂变形, 砂土液化, 而剧烈地震动, 导致工程房屋的摧毁, 引起人员的大量伤亡,但其具体因素相当复杂, 由于地壳和断裂的状态大多深埋地下, 其活动情况, 在时间上、动量上很难及时预测。另外, 发震断裂范围虽然不大,但地表的地震波向外扩展很远, 从几公里到几百公里。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 震中即在市区唐山市全部毁灭, 而距唐山不远的北京, 也遭受相当损失[2]。

2.2 泥石流、滑坡和崩塌

作为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之一,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强、分布范围广,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等特点, 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除有时由自然因素造成以外, 我国东部地区的滑坡70% 以上与人类的工程活动有关。这类地质灾害常发生在雨季, 造成灾害, 如1981 年雨季发生在香港的数十起大滑坡,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深圳特区在建设初期由于忽视了对建筑和道路周围的边坡治理, 现已造成近15 亿元的经济损失[3]。

2.2.1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点是突然暴发, 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峭的山谷奔腾咆哮而下, 在很短的时间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 横冲直撞, 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 如果城镇位于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内或沟谷口, 就要注意防止泥石流的灾害,我国泥石流多发生在西南部的山区。

案例:2010年8月7日22时,甘肃省舟曲县,突降强暴雨,持续近40min,引发了县城北面的罗家峪沟和三眼峪沟山体滑坡,形成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由北向南冲进县城,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全县三分之二区域被淹,造成上千人死亡,大量房屋和基础设施被彻底摧毁,损失惨重,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泥石流灾难[4]。

2.2.2 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发生的条件主要受地形、地质、气候、地震、人工开挖边坡等因素的影响。当城市岩层节理、裂隙比较发育时,由于长期水化作用、流水作用,加上城市强烈人为活动,开挖山坡、城市施工、工业与生活用水的大量下渗等原因,造成地质条件改变,破坏了原来坡体的稳定性或古滑坡的平衡,从而产生新的滑坡[5]。

2.2.3 崩塌

崩塌是在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的地质现象, 土体和岩体都可能产生崩塌。崩塌常常砸埋房屋、摧毁厂矿、伤亡人畜甚至毁灭整个城镇湖北达安县某磷矿突然发生巨大的山崩, 部分山体崩落, 将磷矿的五层大楼砸塌 埋没, 死亡多人, 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2.3 地裂缝、地面沉降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开裂, 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地裂缝发生在城市时, 就构成地质灾害。我国由地裂缝造成的地质灾害已在不少城市中发生过。其中以西安最为严重, 据统计, 已有一百多幢房屋被破坏, 其中二十多幢已被全部拆掉, 道路和市政公共设施也多处受损[6]。

地面沉降是在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下, 由于土层固结压缩或地下采空等造成的一种地面下降运动。如“上海楼倒到事件”就是地面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地面沉降可能造成城市的排水问题, 沿海城市还可能造成海水淹没陆地、倒灌以及泄洪能力降低等问题,我国有些大城市, 如上海、天津等沿海软土区也因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较严重的沉降。另外, 由于采矿、采煤、采油、采气形成的地下采空区也会造成地面沉降。

2.4 城市垃圾灾害(包括工业固体物)

由建筑施工和工业生产及生活的废弃物(如建筑碎料、旧建筑物拆毁残渣、工业灰渣、矿渣废石、生活垃圾等)人为堆积地质作用引起的危害性更大。人类生活垃圾堆积土中含有许多有机物质,分解后产生甲烷气体,可能构成易爆炸的危险环境。另外,未经地质评价而倾倒或填埋的废物极易被雨水淋滤下渗污染地下水,或呈地表径流排入地表水体造成新的污染[7]。

四、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对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城市人口密集、工厂林立,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心脏,同时也是地质灾害频发区和重灾区,在同样强度下,损失明显高于非城市地区。另外,城市地质灾害伴随着次生灾害、人为灾害,又叠加形成二次、三次灾害,将会造成更大损失。因此,采取有力措施,防治城市地质灾害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4.1 加强对城市地质灾害的综合研究

从实践中看,汶川地震后,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已进行了数轮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这对迅速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概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舟曲泥石流的爆发证明了只有简单的排查来剔除灾害隐患点可信度是很低的,因为排查甚至“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也都只能局限于地表,而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多在地表以下,因此必须动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才能全面把握城市地质灾害现状,降低地质灾害的隐蔽性,为城市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建议和制定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8]。

4.2 控制城市地质环境容量,减少灾害诱发因素

城市是建立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的,地质环境直接影响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源等,同时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不断破坏地质环境的原有统一和平衡,当超过地质环境容量时,就会产生地质灾害。目前我国城

市地质灾害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控制城市地质环境容量是十分必要的[9]。

4.3 科学规划、合理选址

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城市建设用地的安排,而预防地质灾害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决定城市用地、建设项目选址的因素很多,但城市安全应该是第一位的,因此对新城建设以及城市扩展而言,选址安全应是首先考虑的问题,城市规划时应当遵守自然、主动避灾。为防止地震、崩滑流、岩溶塌陷、地面变形等各类地质灾害,城市规划首先应从根本上重视城市建设用地的选址工作,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条件,避开活断层、采空区、软弱地基区等地质灾害可能发生地带[10]。

4.4 提高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标准

城市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值已经相对降低很多。近年来,城市地质灾害数量、规模都显著增加,而我国的地质灾害评价标准主要是基于以前其他地区的经验,但是随着地质环境的变化,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值已经相对降低很多,因而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并不完全适用。例如汶川地震后泥石流发生数量、规模等大大超过往年,几乎逢沟必发。城市地质灾害泥石流标准目前还用的是防洪标准。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标准急需提高,目前还是防洪标准,但泥石流和洪水是有很大差别的[11]。因此,应当提高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标准,使得防治工程水平得以提高,从而有效地抵御城市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 1] 康仲远. 1996. 中外大城市灾例对比研究系列报告( 一) [ J ] . 灾害学. 11( 2) : 62~69. [ 2] 袁炳麟. 1996. 浅谈城市地质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3] 肖和平. 1989. 湖南邵阳市郊微震活动特征及成因[ J] . 华南地震. 9( 3) : 37~45.

[ 4] 张旺锋,张风霖 . 2011. 从舟曲泥石流反思城市地质灾害防治 . 甘肃科技. 5( 3 ) : 37~45. [ 5] 周涛发,岳书仓,柏林. 1997. 城市地质环境及其评价与保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 6] 苏涛. 2009. 我国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 决策管理专家论坛.( 9 ) : 58~59. [ 7] 苏涛. 2009. 我国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 决策管理专家论坛.( 9 ) : 80~82. [ 8] 姜金华,蒋福兴,陈振东. 1989. 论地质科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 9] 燕乃玲, 等. 1999. 不均匀沉降对开元商厦的危害及其监测[ J] . 灾害学. 14( 2 ) : 55~59. [10] 李相然,姚志祥 .2002. 城市岩土地基工程地质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9) :120~120 [11] 周斌 .2011. 甘肃主要城市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探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浅谈我国城市地质灾害及防治

《工程地质学》期末课程论文学号09201040225编写姓名康恒专业班级09安全工程2班所属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提交日期2012年01月04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r8tb8gu144m0xd0pw4b4c2db011p100m4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