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北京举行的29届奥运会大家都关注了吗?那我相信这样的旋律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我们来仔细听听!
播放音乐,学生聆听。
音乐欣赏结束,老师提问:
同学们在刚才的音乐中有没有听到你们所熟悉的旋律? 生:有………茉莉花 师:很好,大多数同学都听出来开始的音乐像江苏民歌《茉莉花》。这首曲子是美籍华人作曲家谭盾为奥运会颁奖仪式所作,其中融入了茉莉花的音调,这足以证明《茉莉花》作为典型代表彰显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今天我想带大家一起走进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汉族民歌!感受一下美丽富饶的汉族土地上孕育了怎样的音乐文化。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纯音乐,现在我们要一起欣赏人声演唱的《茉莉花》,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工作,拿出纸和笔,记录下你们聆听这首歌的感受。 ●听赏音乐
师:好,听完这首曲子大家肯定有好多话要说,我相信
大家的观点都会很独特,很新颖,现在就请你们分组进行讨论,切磋,最后给出小组答案。 〔设计意图〕
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老师评价总结小组的答案并引导学生创设符合这首曲子的意境。
师:好!《茉莉花》这首民间小曲儿之所以传唱甚广,
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它的旋律婉转优美,节奏规整。它在民歌中属于小调的体裁。
(结合课件呈示小调的简单定义和音乐特点,让学生有概念性的把握。)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曲子,请同学们拿出纸和
笔,将你们能够感受到的东西画下来,我想找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发挥,其他同学在下面作,待会我们来共
同欣赏大家的作品。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画下你们心中的图景。 播放音乐……
师:很好!我看到了你们不同人的作品,有月亮,有山,
有水,还有人…大家的即兴创作能力很高,现在我来找位同学到黑板上展示一下他的作品,我与大家一起分享。从大家的画中我能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也就是这首曲子的意境大家已经感受到了。
〔设计意图〕
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意境美,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达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师:请同学们从词意上思考一下,这首歌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学生回答
提示:有一句递进的词是这样的,哥啊--哥啊--哥啊!
大家可以感觉到比较直白而大胆,这确实是一首情歌,表达了阿妹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因而刚才有同学画了两个小人,说明有同学一开始就进入了这首曲子的意境。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再想想曲子刚出来时很悠扬,一个“哎”字吐得比较悠长,我们能够感觉到她抒发自我感情时很自由,所以它的节奏相对宽松自由。而这正是民歌另一个体裁的特点——山歌。顾名思义,山上唱的歌。山歌这种体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
老师评价总结小组的答案并提炼概括山歌的音乐特征:节奏自由,感情质朴直白,旋律爽朗悠扬。
师:听完了这么美妙的歌,我们再来欣赏一幅图画,大
家知道这是哪幅名画吗? 学生回答
师:这是19世纪俄国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大家看看画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如何?……
大家思考一下,集体劳动时怎样最省力而且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搬重东西使劲时我们通常会喊“一二三”的口令;再如,同学们周围生活中肯定会见识到很多例子,砌房子打地基时通常会听到吆喝声,正是这些节奏整齐的吆喝声形成了我们民歌的另一种体裁——号子。下面我们来听赏一首号子体裁的作品,看看我们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师:这首曲子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大家听完后有什么感觉?说说你们的感受?
学生谈谈……
师:大家既然被刚才的音乐震撼了,那肯定想现场模拟一下那特殊的情景,这段旋律大家肯定还记得。
●活动:下面我们带上喊号子的感觉模拟一下这种特殊
时刻,由男女生配合共同体会。
师:我从大家的表现中看到了一种团队精神,也就是要想协作好就必须团结一致,因而在演唱时既要有气势更需要把握一致的节奏,下面我们来分组演唱一遍。
唱完后教师对同学们的演唱予以评价和鼓励,并对号子音乐作总结性的概括。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属于民歌三种体裁的音乐
作品,让我们再来一起回顾一下。
●检验:1.听赏《刘三姐》选段,辨别体裁。
2.听赏《八月桂花遍地开》,辨别体裁。 3.听赏《无锡景》,辨别体裁。
●作业:我们知道汉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中最大的民族,占我国人口的92%,幅员辽阔的汉族土地上,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各种体裁的曲目繁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运用汉族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曲目。
● 课外活动
1.采集和学唱当地有特色的民歌,找一找运用汉族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曲目。
2.从不同角度欣赏几首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较有影响的音乐作品:
①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片段。 ②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刘三姐》花絮片段。 ③宋祖英维也纳音乐厅演唱《茉莉花》片段。 ④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艺术表演片段。
●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听、看、说和表演不同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熟悉民歌的聆听、探讨和表演,在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