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与管理、上下级关系、生产条件、工资待遇、工作安全等因素。 B、激励因素:包括创造条件促成组织成员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以及提供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等。 一、以管理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19世纪末至二战前)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工业革命后,经济迅速扩大,竞争激烈,战胜对手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管理、费用。 (二)经济理论的发展 科学管理阶段,以泰罗制为代表。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 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使现代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现阶段的管理会计以管理控制为基本特征,主要的内容: 1、标准管理2、预算控制3、差异分析 在西方会计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管理会计”术语是在1922年。 二、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竞争加剧,经营出现了变化:推行职能管理;注意顾客要求;加强生产经营的预测和决策;利用计算机进行定量化管理。 (二)经济理论的发展 1、行为科学 2、系统理论 3、决策理论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 以标准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定量控制继续得到强化;开始行使预测、决策职能,主要内容: 1、预测2、决策3、预算4、控制5、考核和评价 1952年在伦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一术语,传统的会计则称之为“财务会计”。 三、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顾客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二)经济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的长足发展。战略管理:确立企业长期目标,综合分析全部内外部相关因素,制定达到目标的战略,并执行和控制整个战略的实施过程。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 注重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不同的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各异(防卫者、开拓者、分析者)等等。 在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中,数量经济分析、风险分析、数理统计推断、运筹学、管理工程学、现代决策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心理学、行为科学以及电脑应用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出现了许多新成就。 四、管理会计引入中国 管理会计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作业/思考题:什么是管理会计? 教学后记: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重点讲解的地方。 课程教案(№: 2)
授课内容 课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论□实践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授课学时 2 讲授法、板书 通过本次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一、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注意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假设的区别与联系。 (一)会计实体假设 (二)持续运作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 (四)多种计量单位假设 (五)货币的时期价值假设 (六)管理性态可分假设 所谓管理性态,是指管理总额与业务量变动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七)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 教学过程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决策中,以目标利润最大化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并假定在设计 实施最优方案时能够实现目标利润。 (八)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 是指所有的不确定性决策都可以转化为风险性决策,不仅风险具有价值,而且风险价值可以计量。(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二、管理会计的对象 (一)现金流动论 (二)价值差量论 (三)资金总量论 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的角度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并以价值差量为其主要表现形式。 三、管理会计的目标 (一)最终目标: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具体目标 1、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2、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四、管理会计的职能 (一)计划 (二)评价 (三)控制 (四)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报告 五、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 (一)确认 注意与财务会计确认对象、标准的不同 (二)计量 1、计量对象侧重于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过去 2、计量单位多样 3、计量基础不是历史管理,而是现行管理或未来的现金流量 (三)归集(管理) (四)分析 (五)编报与解释 (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