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复习(Ⅰ)
——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
1.1 材料的力学性能
1.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1)基本概念
①晶体与非晶体: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a.晶体中原子(或分子)按一定的几何规律作周期的重复排列; b.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c.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②晶格;为了便于表明晶体内部的原子排列规律,把每个原子看成一个点,点与点之间用直线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格子。
③晶胞:能完全反映晶格原子排列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④晶格常数;晶胞的棱边长度,晶格常数和棱面夹角表示晶胞的形状和大小。 (2)常见金属晶格类型
单晶体的各项异性: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密度不同,因而导致在同一晶体的不同晶面和晶向上的各种性能也不同——各项异性。 多晶体
晶粒大小对材料性能影响很大,在常温下,晶粒愈细,材料的强度高,塑性、韧性愈好。
晶体的缺陷形式: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晶体的缺陷对金属的许多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对金属的塑性变形、强化、固态相变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1.2.2 金属的结晶 (1)结晶的概念
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而结晶是指由液态转变为晶体的过程,即金属与合金从液态的无序状态转变为原子有规则排列的晶体结构的过程。理解结晶的概念应着重掌握以下几点:
◆纯金属的结晶在恒温下进行,其结晶过程可用冷却曲线表示。 ◆纯金属的结晶需要一定的过冷度,即过冷是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过冷度△T是指理论结晶温度To与实际结晶温度Tn之差(△T=To—Tn)。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
◆金属的结晶包括两个过程: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 (2)晶粒大小及其控制 晶粒越细,则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越好。控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增加过冷度(或增加冷却速度,如用金属型代替砂型、降低浇注温度、慢速浇注等)、变质处理、附加振动(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电磁搅拌等)。 (3)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
金属在固态下发生晶格类型改变的过程称为同索异晶转变。它与液态金属结晶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遵循金属结晶的一般规律(生核与长大); ②具有较大的过冷倾向; ③常伴随着体积的变化,因而在金属中引起较大的内应力,故易引起金属材料的变形。
(4)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1.3 金属的塑性变形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滑移和孪晶两种。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包括晶粒内部的变形与晶粒之间的变形两部分。晶内变形仍以滑移与孪晶两种基本方式进行,晶间变形包括晶粒之间的微量相互位移与转动。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是:变形的不均匀性,变形抗力比单晶体大,形成纤维组织与各向异性。
滑移系数愈多,金属的塑性愈好,特别是其中的滑移方向的作用更大。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变形金属经过再结晶后其变形组织、性能完全消失,所以硬度、强度显著下降,塑性、韧性明显提高,内应力基本消除,金属恢复到变形前的性能。 金属的冷热加工(按低于或高于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来分) 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三方面:
粗大的柱状晶和枝晶经热塑性变形被击碎并形成等轴细晶粒组织,改善了力学性能;
铸态金属中的疏松、气孔、微裂纹等缺陷,经热塑性变形被压实或焊合,从而使组织致密,性能提高;
使金属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如某些纵向的性能明显大于横向(流线)。 1.4 合金的结构和二元合金相图 (1)基本概念
①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物质。
②相: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的均匀部分。 ③固溶强化: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④合金相图:用来表示合金在不同成分、温度下的组织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图形,亦称状态图或平衡图。 (2)合金的结构
注:①固态合金的相结构可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大类。
②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不同可将固溶体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1.5 铁碳合金相图
(1)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3)铁碳合金分类
(4)各相区组织
[注]①若要填各区域存在的相则与上图不同,请注意区别。
②所谓Fe3CⅠ、Fe3CⅡ、Fe3CⅢ,它们的碳的质量分数、晶体结构和本身的性质都相同,其区别在于渗碳体的来源、形态及分布状况有所不同。
┌───┬────┬───────┬───────┐ │ │ Fe3CⅠ │ Fe3CⅡ │ Fe3CⅢ │ ├───┼────┼───────┼───────┤ │ 来源│ 液态│ 奥氏体 │ 铁素体 │ ├───┼────┼───────┼───────┤ │ 形态│ 条片状│ 网状 │ 断续的片状 │ ├───┼────┼───────┼───────┤ │ 分布│ │ 沿奥氏体晶界│ 沿铁素体晶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