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宏观经济学原理复习重点-(1)仅供参考讲课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宏观经济学原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 导论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活动或宏观经济现象为考察对象。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差异和联系。 答:差异:

① 表现在研究对象上不同;②表现在研究的变量不同;③对待政府的态度

不同。 联系:

① 首先,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离开了微观分析这一基础,宏观分析将成为空中阁楼;;

② 其次,从根本目标上看,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也是一致的; ③ 再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虽然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二者是不能分开的;

④ 最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基本分析方法上也存在一致性。 ⑤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方法

3、在宏观经济学中,考察经济总量的各种指标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等。 4、GDP核算的方法。 答:对于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的核算可以通过三种方法来得到:①产品法,即计算已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②支出法,即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者的总支出额;③收入法,即计算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所有收入。 5、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划分问题。

答:最终产品和劳务是指作为整个生产过程的最终结果而进入人们的消费或使用领域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与劳务则是指已经生产出来,但在同期中就在其他产品的生产中被用掉的产品和劳务。(注意:在GDP的核算中,资本品和存货投资都视为最终产品)

6、净利息是指个人从商业和国外渠道得到的利息收入减去为借款所支付的利息。

7、名义GDP与实际GDP。

答:在宏观经济学中,以现期市场价格计量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称为名义GDP;以在一个特定的基年或基期盛行的市场价格计量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称为实际GDP。名义GDP=实际GDP×物价指数;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 8、价格指数。

答:对于一个特定的商品和劳务组合,相对于一个特定的基期,计算其报告平均价格水平的变化即为价格指数。现期价格指数是现期某些物品的价值与基期同样物品的价值的比率,并乘以100%。价格指数主要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注意: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100%)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均衡

9、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答:两部门经济是指只有厂商和居民的经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关系为:AD=AS或者C+I=C+S(AD代表总需求,AS代表总供给,C代表消费,S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I=S是两部门经济均衡的基本条件。(I代表储蓄,S代表投资)

10、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答:三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和政府这三种经济行为为主体组成的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是:AD=AS或C+I+G=C+S+T,即I+G=S+T (①、I=S+(T-G);②S=I+(G-T))。

11、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答:四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这四种经济单位构成的经济。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税收+国外供给。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AD=AS或C+I+G+X=C+S+T+M即I+G+X=S+T+M (①、I=S+(T-G)+(M-X),②、S=I+(G-T)+(X-M))。

12、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方程表示为C=C(Y);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叫做储蓄函数,方程表示为S=S(Y)。

13、APC和APS、MPC和MPS的互补关系为:APC+APS=1; MPC+MPS=1。 14、短期消费函数可以定义为:C=a+bY。

15、所谓均衡收入或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收入或产出。

16、在经济学中,人们把增加储蓄的初衷与储蓄减少的结果之间的强烈反差,称为“节俭之谜”或“节俭之悖”。

17、乘数:①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此处的G应该写在K的下角并且小点,下同)=△Y/△G=1/1-b。(KG表示政府购买或支出乘数,△G表示政府支出变动, △Y表示收入变动)。②、税收乘数KT=△Y/△T=-b/1-b。③、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Y/△TR=b/1-b。④、平衡预算乘数△Y/△G=△Y/△T=(1-b)/(1-b)=1-Kb。

第四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

18、货币的形态:商品货币、可兑换纸币、法定货币和私人债务货币。①、商品货币是其本身具有价值并能作为交换媒介的任何一种实物商品;②、可兑换纸币是商品货币的纸面占有权;③、法定货币是起到货币作用而本身几乎毫无价值的物品;④、私人债务货币是债务人保证随时可以通货形式偿还的贷款。 19*、货币总量的构成:在货币供应量的构成方面,一些经济学家把货币定义为流通中的现金和支票存款,这就是狭义货币M1。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及其他短期流动资产是潜在的购买力,容易发现,因而主张以流动性为标准,划分更为广义的货币概念层次,从而形成了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M2、M3、M4等。M0(流通中的现金包括纸币和硬币),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20、“凯恩斯陷阱”的含义是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为无限大,人们不再投资或购买债券,而大量持有货币。这就意味着货币掉进陷阱里,即L2迅速增加。利率为r1时,L2为无限大,这就是凯恩斯陷阱。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假定用L代表总货币需求,称为流动偏好,则可得下式:

L=L1+L2=L1(y)+L2(r)=ky-hr。

21、货币从中央银行进入商业银行,只是货币供给的开头。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流出来的货币的运作才形成完整的货币供给机制,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信用的创造和货币的创造。货币乘数k=D/R(D表示存款总和,R表示原始货币供给)。 22、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增加,促使利率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促使利率提高。

23、费雪方程式或交易方程式:MV=Py或P=MV/y (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加权平均后的一半物价水平,y代表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

24、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愿意在手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对商品和劳务的支配力。这种货币需求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①、财富的总额;②、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③、货币的效用。

第五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25、投资函数的形式:I=I(r)=I0(此处是零不是欧)-dr (I代表投资量,I0代表自发投资,r代表利率,d用来反映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如果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d越大,反之越小)

26、IS曲线的斜率:两经济部门条件下,IS曲线的斜率公式为:-((1-b)/d);三经济部门条件下,IS曲线的斜率公式为:-((1-(1-t)b)/d)。

27、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在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向同方向变动。即利率高则国民收入高,反之,则国民收入低。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L=M,即ky-hr=M,整理后为r=(ky/h)-(M/h),,LM曲线的斜率为k/h。

28、LM曲线的移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表示既定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较低的利率结合实现了货币市场的均衡;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使LM曲线向左移动,表示既定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较高的利率相结合实现了货币市场的均衡。 29、财政政策及其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应取决于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30、货币政策及其效应: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造成国民收入增加;同理可说明,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1、总需求、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全体消费者、生产者、政府以及国际市场对国民经济中范围广大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函数可表示为:Y=f(P),当一般价格水平P提高时,均衡国民收入Y就减少;当一般价格水平P下降时,均衡国民收入Y 就增加,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 21、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答: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因素有:利率下降、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汇率下降、

预期资本边际产出增加、货币量增加等等。

引起总需求减少的因素有:利率上升、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汇率上升、预期资本边际产出减少、货币量减少等等。

22、总供给曲线的三种情况:①、凯恩斯总供给线段表示资源远未充分利用,价格不变,但总供给量可以增加;②、常规总供给线段现被认为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一般情况,它表示资源尚未充分利用,价格和供给量同方向变动;③、古典总供给线段表示资源已经充分利用,不管价格如何变化,总供给量不变。 23、宏观经济均衡的三种情形(见课本P129-130)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

24、充分就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即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另一种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的,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就是充分就业。

25、稳定价格是指稳定价格总水平,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26、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27、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 28、财政政策工具

答:西方政府调整其收入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 29、赤字与公债

答:财政赤字是国家的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弥补赤字的途径主要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公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一种形式起到了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但政府发行公债毕竟是一种负债,与税收不同,发行是要还本付息的。 30货币政策工具

答: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三种。 31、西方财政政策在运行中的困境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

答:第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第二,有些财政政策的实施会遇到阻力;第三,财政政策会存在“时滞”;第四,公众的行为可能会偏离财政政策的目标。

第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32、自愿失业:西方经济学把符合工作条件但不按现行工资寻找工作的人,叫做自愿失业者。

33、自然失业: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把自然失业分成以下四种类型:①、摩擦性失业;②、结构性失业;③季节性失业;④、求职性失业。

34、奥肯法则:奥肯法则指出,实际GDP相对潜在GDP每下降2%,失业率就上升1%。反之,实际GDP每增加2%,失业率就下降1%。

35、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

36、菲利普斯曲线三种曲线(P166-167) 下面是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九歌·湘君 屈原 朗诵:路英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宏观经济学原理复习重点-(1)仅供参考讲课教案

宏观经济学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答: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活动或宏观经济现象为考察对象。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差异和联系。答:差异:①表现在研究对象上不同;②表现在研究的变量不同;③对待政府的态度不同。联系:①首先,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离开了微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qqpp6nt568wrp7230mk0mq5e7eayt017z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