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教育培训计划书
一、本计划书以系统性为特征,目的是完善本公司的员工培训。 二、确定培训目标
1.是否希望改进在职员工的工作效率? 2.是否希望通过培训改进员工的工作表现? 3.是否需要为在职员工未来发展或变动工作做准备? 4.是否需要通过培训使员工有资格晋升? 5.是否是为减少意外,加强安全工作的习惯?
6.是否是为改善在职员工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减少浪费的习惯? 7.是否需要改善材料的处理、加工方法,以打破生产技术上的瓶颈现象? 8.是否需要培训新进员工,以适应其工作? 9.是否需要教导新进员工,使其了解全部生产过程?
10.是否需要培养在职员工的指导能力,以便在工厂扩充时,指导新进员工? 三、确定培训手段
1.是否可以用工作分析来配合培训? 2.是否有品质标准以供培训者学习之用? 3.是否有某些技术或工作方法必须予以指导? 4.是否有关于安全操作方面的工作方法需予以指导? 5.是否可建立一种方法使在职员工减少材料浪费? 6.是否需要指导材料处理的方法?
7.是否决定在学习时采用最佳机器设备操作方法? 8.是否需要制定员工工作标准? 9.是否期望改进或改变工作态度?
10.是否需对业务员说明产品及业务,以增进其工作成效?
11.是否需开展包括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放置位置在内的训练项目? 12.是否需教导业务员本身工作以外的业务? 四、确定培训形式 1.是否是不脱产培训?
2.是否需要一个教室和一个专职教师?
3.是否采用实地工作培训和教室授课相结合的方式? 4.是否采用实地工作培训和函授课程以达成培训目标? 五、本公司业务员的教育培训的教学可采用授课或示范的方法。 六、凡决定用授课方法时,须注意以下两点 1.授课是传授知识的最好方法。 2.示范是教导技能的最好方法。 七、计划教学时,须注意下列各点
1.教学主题是否只需一次特别讲课或需一系列讲课? 2.教学之后是否需要讨论? 3.教学主题是否需要示范?
4.操作上的问题能否在教室中解说明白? 5.能否在工作中直接进行指导? 八、确定视听教具 1.是否需要一本教导手册?
2.是否在培训时,发给一份计划大纲? 3.除了课本外,是否发给其他印刷教材?
4.如果培训需要电影或幻灯协助,能否获得此类所需资料? 5.是否能利用机器设备或产品的图片或照片,放大作为教学之用? 6.是否能利用机器设备的模型来做教学示范? 九、确定培训设备应根据培训的内容及形式选用。 十、确定培训场所
1.培训如果不能在工作场地进行时,是否有适当的会议室或餐厅可以利用? 2.培训是否可以在邻近之学校、餐馆等地举行? 十一、施教地点的确定和培训设备的确定应同时完成。 十二、确定培训时间
应根据培训业务需要来决定,并依学习资料、师资力量及学员素质而定。确定培训时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是否必须在上班时间实施培训? 2.应确定每次讲习时间和每周举行次数? 十三、确定师资条件
师资优劣是决定培训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师资必须是相应培训科目的专家或有经验者。必须聘请两位以上的专家来执教。
十四、聘用培训教师
1.受训者的领导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执行教学工作? 2.是否可以由优秀的技术工人来担当教学工作? 十五、选择受训人员
1.对新进员工是否需施以培训?
2.新进员工的培训是否可作为雇用的先决条件? 3.是否希望受训者有一些工作经验? 4.员工在换岗或晋升时是否必须施以培训?
5.是否为因工作受伤的人员特设培训来协助他们继续在原单位服务? 6.是否允许员工自动参加培训? 十六、编制费用预算
1.是否在培训场地、器械、材料上花费费用? 2.受训时,受训工资是否计在培训费用之内?
3.如若教师是本公司员工,其薪金是否列在培训费用之内? 4.筹备培训计划阶段的费用是否计算在培训费用之内? 5.由于培训而造成的次品及误工费,是否应计算在培训费用中? 十七、检测培训成果
必须核验是否达到原定之目标。核验及检讨培训计划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培训成果是否达到原定目标?
2.是否有标准的学习时间,以供检验受训者的学习进度? 3.能否备有学员在受训前、受训期间及受训后工作能力的记录? 4.学员进步情形是否需要做成记录? 5.是否需对受训者所获知识与技能施以测定?
6.是否应由受训者的直接主管对受训者进行长时期的定期性观察,判定其培训成效,并将结果反馈给培训部门?
十八、公布培训计划和结果
培训计划完成后,须公开发布,以便引发员工的进取意识。计划公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计划需向员工公布,是否准备在培训开始前或者是施行时宣布? 2.培训时间、地点、方法是否形成制度性文件下发? 3.培训结束后是否发给结业证书?
十九、本教育培训计划如有未尽事宜,应随时做出修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