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教案首页
系(部) 授课类型 授课日期 课题 分课题 医药 新授课 授课教师 戚文撷 授课时数 2课时 授课地点 授课班级 授课周数 教室 11(5),11(6)班 第一周 2012.2.15 第六章 数列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器材及设备 §6.2 等差数列 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 2. 逐步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3.等差数列的前N项之和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 黑板、粉笔 提问内容 1.数列的定义? 姓名 成绩 复习提问 答: 2. 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 §6.2.1 等差数列的概念 1. 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例题 公差:d 式: 2. 常数列 练习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n(a1?an)Sn? an=a1+(n-1)d. 2n(n?1) Sn?na1?d 2习题第1,2题.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我再整个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课后小结 己去分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 审核日
期
§6.2.1 等差数列的概念 【复习提问】(时间: 5 分) 1数列的定义 2 数列的通项公式 【新课引入】(时间: 8 分) 问题1:如下图常州耀莱影院6号厅前几排的座位分别是32,34,36,38,40,42,44,46,48,50;你能知道第25排有多少张座位吗?若共有30排,这个厅一次能容纳多少位观众同时观影? 【新课讲授】(时间: 36 分) 1.等差数列的定义 上述例子中的数都是依次排列的,因此都是数列,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我们发现,电影院的座位后面一排比前一排多2,省运会的年份下一届比上一届大4,也就是说从第2项起,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用符号语言来叙述,则是:如果数列?an?满足且n?N?,d是常数),那么数列?an?叫做等差数列,常数d叫an?an?1?d(n≥1,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电影院的例子中公差d=2,省运会的例子中d=4. 【课堂练习】(时间: 3 分) 抢答: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1,2,4,6,8,10,12,…; 0,1,2,3,4,5,6,…; 3,3,3,3,3,3,3,…; 2,4,7,11,16,…; -8,-6,-4,0,2,4,…; 3,0,-3,-6,-9,…. 注意:求公差d一定要用后项减前项,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 2.常数列 特别地,数列
教师 活动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总学生 活动 学生思考 学结特生观征 察、回 教答 师板 学书定生自义. 也是等差数列,它的公差为0.公差为0的数列叫做常数列.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 学生分组探究,填空,归纳总结通项公式 a2=a1 + d, a3= + d = + d 教= a1 + d, a4= + d = + d = a1 + d,, …… an = a1 + d. 师: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已知____和____就可以确定下来? 所以,首项是a1,公差是d的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 an=a1+(n-1)d. 4.通项公式的应用 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3,3,3,3,3,3,3,… 主探究 学生思考、抢答 学生分组探究,填空,归纳总结通项公式 题. 根据这个通项公式,只要已知首项a1和公差d,便可求得等差数列的任意项 an. 事实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共有四个变量,知道其中三个,便可求出第教师提问 四个. 例1 求等差数列8,5,2,…的通项公式和第20项. 解 因为a1= 8,d = 5-8=-3,所以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n = 8+(n-1)×(-3), 引导 即an = -3n + 11.所以 a20 = -3×20 + 11 = -49. 例2 等差数列-5,-9,-13,…的第多少项是-401? 解 因为a1= -5,而且 d = -9-(-5)=-4, an = -401, 所以 -401= -5+ (n-1)×(-4). 解得 n=100. 即这个数列的第100项是-401. 【课堂练习】(时间: 15 分)
(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 教师2.在等差数列{an}中: 引导 1学生(1)d =-3 ,a7 = 8,求a1; 分析 (2)a1 = 12,a6 = 27,求d. 例3 在3与7之间插入一个数A,使3,A,7成等差数列,求A. 解 因为3,A,7成等差数列,所以 A-3 = 7-A,2A = 3 + 7. 解得A=5. 教师强调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解题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项数为n,第n项an,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过程要规如何来导出它的前n项和计算公式呢? 范、严谨 由Sn?a1?a2???an?1?an① Sn?an?an?1???a2?a1② 教师巡视①+②:2Sn?(a1?an)?(a2?an?1)???(an?a1) 指导 ?n(a1?an) n(a1?an) Sn?③ 2教师出示把通项公式an?a1?(n?1)d代入并整理得: 答案,n(n?1)订正 Sn?na1?d④ 2 ③和④即为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教师 给出这就是说,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等差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 中项的定强调:已知首项a1和公差d,便可求得等差数列的任意项an. 义和【课堂练习】(时间: 10 分) 公式 1.已知等差数列{an }中,a1 = 3,an = 21,d = 2,求n. 2.已知等差数列{an }中,a4 = 10,a5 = 6,求a8 和d. 例5 梯子的最高一级是33 cm,最低一级是89 cm,中间还有7级,各级 1.(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7,10项.
学生思考 尝试解答 学生解答 学生演板 学生同桌之间合作探究. 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解 用{an }表示题中的等差数列.已知a1= 33,an = 89,n = 9, 则a9 = 33+(9-1)d ,即 9 = 33 + 8d, 解得d = 7. 于是 a2 = 33 + 7 = 40, a3 = 40 + 7 = 47, a4 = 47 + 7 = 54, a5 = 54 + 7 = 61, a6 = 61 + 7 = 68, a7 = 68 + 7 = 75, a8 = 75 + 7 = 82. 即梯子中间各级的宽从上到下依次是40 cm,47 cm,54 cm,61 cm,68 cm, 75 cm,82 cm. 【课堂小结】(时间:6 分) 1.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2. 等差数列前N项之和 3.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中项公式的应用. 【作业布置】(时间:2 分) 习题第1,2题. 教师点拨、引导 教师总结学生思路,给出解题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 的宽度成等差数列,求中间各级的宽度.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学生做练习回答各题结果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练习 个别学生在黑板上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6.2《等差数列》word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