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

阳明先生是我国明朝中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目标是使人“致良知”“明人伦”“成圣贤”。先生对“致良知”非常重视,他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他在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既注意继承传统的优秀教学法,又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到的“致良知”教学法。他认为“良知”人人皆有,是人的“善端”,是心之本体,“致良知”就是恢复、扩充和践行“善端”,达到“知行合一”,那样,人人便成圣贤了。所以,“致良知”是先生心学本体论与修养论、教育目的论和教学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一、师友辩难法

先生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私欲,恢复善性。“致良知”首先是“恢复”良知。

所谓辩难法,就是与弟子一起相互辩难、共同探讨。早在龙冈书院,先生就开始采取学生问老师答的方式,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还在此作了《龙场诸生问答》。此后,先生在讲学中一直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学术思想的探讨。《传习录》记录了大量的师生一问一答的辩难内容,提问的大多为先生的高徒,如徐爱、陆澄、薛侃、欧阳德等,他们提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对儒家经典的探讨,也有对儒家哲学范畴和命题的思考,还有对当时学术界争论较为激烈的问题如朱陆异同等问题的探讨,更有对心性之学的阐发。学生或直接向老师发问,或自己阐述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再请老师指点:先生或许或否,或启或导,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

真理越辩越明,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发扬教学民主,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教学相长,相互学习,共识共达“良知”。例如有一段师生论学的问答如下:

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先生曰:“在一时之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譬之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陆澄对心学功夫境界有所体悟,诉诸先生。先生肯定了其思想,并指出其所悟不透彻,即对致中和功夫中的“中”本体的参悟不深。指点陆澄时,先生步步追问,循循引导,师生讨论层层深入,终于使得陆澄认识到要去除私欲,方可到中和的境界。这段对话体现了先生开悟学生,使学生从中领会要旨的方法。这种学生问、老师答的一唱一和,体现了心学学术研究的一大特点,也是先生教学法的特点,其让学生在辩论中不断“扩充”良知。

明代兴盛书院,当时的“讲会”就像现在的专题讲座,又有点像“沙龙”的形式。其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来成为宋明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传播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讲会”为先生宣传他的“致良知”理论提供了便利。先生每为官一方,都建学校,创书院,立社学。他一生中先后在贵州、浙江、江西、广西、湖南、福建、江苏等地的几十家书院里讲学,亲自主持“讲会”,前来听讲的学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大江之南,学者翕从”。在书院的“讲会”中,因为学员都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内容是围绕“良知”这个主题进行广泛讨论,这些学员中大部分后来成为阳明学的传承弟子。在“讲会”过程中,不是先生独自一讲到底,而是其与弟子一起探讨学术上重要的、有疑难的问题,这种方法既活跃了学习的气氛,又推动了“良知”学术研究的深入。

先生认为,“讲会”讨论,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解释多少学术疑难,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开悟”,就是激发和恢复存在于内心的“良知”。

二、随处点化法

这一教学法类似今天的情境教学法或者叫作现场教学法。先生继承了孔子“能近取譬”的教学方法,他常说:“圣贤论学,多是随时就事。”先生特别擅长采用容易理解的浅近事例启发弟子思考,但是,先生的随处点化教学法,比之今日的情境教学法更进一步,因为,今天的教师是在课堂中创设或者设计一种情境,而先生的情境教学大都在自然环境中展开。比如有一次,于中、国裳陪他吃饭,他说,凡饮食只是要养成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接着他比喻说:“后世学者,博学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吃饭为了养身,食而不化,不仅不能养身反会伤食得病。吃饭如此,学习亦然。

先生还常常带着弟子游山玩水,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放松心情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因时因地因景进行点化,比如一次先生与朋友出游禹穴:

顾田间禾曰:“能几何时,又如此长了。”范兆期在旁曰:“此只是有根。学问能自植根,亦不患无长。”先生曰:“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

这种应时应景、万事万物皆为教具的教育方法,天然自成,给人的启示是十分深刻的。 先生的口讲指画、洒脱应答、随处点化,看似平常,其实是他注重自身修养、饱学经书、厚积薄发又兼顾启迪后学、师范世人的体现。这种教学法,自然天成,精妙绝伦,非一般人能为之。

三、顺性导情法

针对当时儿童教育中的弊病,先生提出了顺导儿童性情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1]87一般说来,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到拘束和禁锢,就像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激发兴趣。先生提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他主张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学法,认为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学习日有长进,就如春风时雨被及于草木一样,盎然生意,而不是冰霜剥落,生意萧条。

教育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先生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教育者对儿童施教,不仅要考虑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而且还要注意个体的兴趣爱好、天赋潜质,以及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并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像良医之治病,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他认为,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各成其材”,他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以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

先生极力反对“小大人式”的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提出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儿童的个性兴趣特长和接受能力来施教。这种教育思想具有自然主义教育倾向,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教师和家长学习。

四、责善改过法

改过从善,教学相长,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此,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阐发,并多方实践。

先生认为,人活在世上犯错误是难免的,即便是圣贤也不例外,关键在于对错误要有正确的态度。他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

无过而贵于能改过。”那么,如何“改过”呢?先生认为,基本方法有两条:一是“反己”,一是“责善”。

“反己”就是自觉地作自我批评,这是改正过错的根本前提。先生有一个朋友,不注意“反己”,好动辄“责人”。先生告诉他:“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晦责人?” 学习中要自觉地反省自己,这样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只知道指责别人,只看见别人的不是,就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很难取得进步。当然,对自己的过失,仅仅进行自我反省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反省的基础上悔悟,醒悟到自己的错在哪里,进而自觉地加以改正。

在自觉“反己”的前提下,师生、朋友之间要相互“责善”,就是相互批评和提意见,这是发现和改正过失的重要条件。先生指出:“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这里,先生不仅提出了师友之间开展相互批评的必要性,而且还指明了批评者应有的动机和态度。从动机而言,这种批评应该是善意的忠告;从态度而言,应该是从爱护出发,与人为善的。有了正确的动机和态度,方法也会注意了,就会语言婉转,引导得法。这样,被批评的人听了批评,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认真检查犯错误的原因,并加以认真改进。对于批评者非但不会迁怒,反而会非常感激,这样,才能达到开展批评的目的。如果不注意态度,动辄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必然造成双方情绪上的对立,对方就根本不会接受,这就达不到开展批评的目的。至于那些心术不正、动机不纯的人,用人阴私以沽名钓誉的行径,只是恶意的人身攻击,根本称不上“责善”。先生指出:“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从容,彼将以其渐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恶矣。故凡评人之短,攻发之人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这里,先生把“责善”科学地区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动机端正,态度正确,就能达到责善的目的;一种是态度不正确,方法不对头,就达不到责善的目的;再一种是动机不纯,态度不对头,这只能叫人身攻击,不能叫责善。这种分析入情入理,启示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也要特别注意动机与态度。进而,先生认为,作为被批评者,也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就是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先生本人既是“反己”“责善”教学方法的创立者,也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他主张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笃志力行,勤学好问,与人为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他说:“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好;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犯无隐,而遂谓师生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使吾而非出,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肯定凡批评他过失的,都是他的老师,并怀着感激的心情乐意地接受批评,这是很不容易和难能可贵的!

五、静坐反思法

静坐反思法常用于佛家坐禅,也可以称作自家解化法或内心体悟法。先生的心学形成得益于自己的静坐反思,他曾在绍兴筑阳明洞,修身养性,自号阳明山人。先生继承与发展儒家传统的“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后来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修身养性、培养良好道德观的好方法,就是“省察克治”,做到“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所谓“省察克治”,就是反省内心深处的私欲把它揪出来,进行分析批判,连根拔起,彻底铲除。他说:“省察克治之功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在这里先生提倡修养的自觉性和彻底性。修养的基本方法即作“格物致知之功”,即是“省察克治”。先生主张人的修养要向内用功,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阳明先生是我国明朝中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目标是使人“致良知”“明人伦”“成圣贤”。先生对“致良知”非常重视,他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他在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既注意继承传统的优秀教学法,又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到的“致良知”教学法。他认为“良知”人人皆有,是人的“善端”,是心之本体,“致良知”就是恢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qi382ll8n6msol1o4w75dq8n1si8z00ua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