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1.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A )
A.房地产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2. 以下不属于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D )
A. 成本递减 B. 规模报酬递增 C. 产品之间的差别 D. 行业的厂商很少
3.以下哪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主导地位(A)
A.财政分配 B.信贷分配 C.价格分配
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C)
A.家庭 B.社会团体与组织 C. 政府 D.企业
5. 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畴的基本特征是( A )
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B. 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 C. 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 分配具有历史性
6.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D)
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C.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 D.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7. 下列哪种观点主“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
A.国家分配论 B. 价值分配论 C.国家资金运动论 D.社会共同需要论
8. 财政是一个( A ),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A.经济畴 B.政治畴 C.社会畴
D.法律畴
D.工资分配
9. 运用有限的资源能形成最佳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属于财政职能中的( B )
A.收入分配 B.资源配置 C.物价稳定 D.经济稳定和发展
10. 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功能的是( C )
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消除外部性 D.控制货币供应量
专业WORD.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
1. 教育需求属于一种( C)
A.私人需求 B. 集体需求 C.公共需求 D. 俱乐部需求
2. 下列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A)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 桥梁
3. 下列哪一个属于利益外溢的准公共产品( B )
A.拥挤的桥梁 B. 教育 C.公共草地 D. 公共湖泊
4. 以下不属于公共需要的是(D)
A. 国防 B. 卫生保健 C. 生态环境保护 D. 住房
5. 下列属于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是(C)
A. 三峡工程 B. 法律制度 C. 大气臭氧层的保护 D. 街道的路灯
6. 公私伙伴关系模式采用“一揽子”总承包方式,在严格的投标过程中,(A)是中标的前提,它不仅对整个项目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并促进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
A.新颖、超前的设计 C.先进的技术设备
B.较低的供给成本 D.高效率的供给主体
7. 在可供选择的解决外部性的各种政策举措中,没有哪一种是尽善尽美的,具体结果取决于(B)
A.哪种举措成本低 B. 所考察的污染类型和污染场所 C. 当政者的偏好 D. 哪种举措见效好
第四章 财政支出的一般理论
1.科学研究支出属于( A )
A.生产性支出 B.经常性支出
专业WORD.
C.投资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2.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B )
A.公共工程投资支出 B.价格补贴支出 C.国家储备支出 D.教育经费支出
3.下列项目不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D )
A.科学研究支出 B.城市维护费支出 C.文化教育支出
4.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A)
A.行政管理费支出 C.国家储备支出
B.基本建设投资
D.捐赠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5.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B)
A.收费
B.税收
C.国债 D.国有资产收益
6.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实质上是指按( A )分类。
A.支出是否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 B.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 C.支出的具体用途 D.支出的财政功能
7.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确的是( D )
A.是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和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共同提出的一
种财政支出扩论
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C.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
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
D.它把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8. 经济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D )。
A.政局是否稳定B.政体结构C.行政效率D.宏观经济政策
9.以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D )
A.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没有关系
B.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是符合瓦格纳法则的
C.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确立,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
大幅下降,不利于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
专业WORD.
D.在经济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
10.非均衡增长理论的提出者是( A )
A.鲍莫尔 B.皮科克 C.罗默 D.拉弗
11.采用“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时,对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 D )
A.市场价格 B.公共定价 C.成本价格 D.影子价格
第五章 购买性支出
1.从经济性质看,义务教育可看成是( D ) A.私人产品 B.混合产品 C.准公共产品 D.纯公共产品
2.下列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主要应由微观主体承担的是( C )。 A.卫生防疫 B.医疗服务 C.职业病防治 D.传染病防护
3.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目标是( B )
A.2% B.4% C.6% D.10%
4.下列项目中不应属于政府财政投资围的是( D ) A.京沪高铁 B.南水北调 C.三峡工程 D.家用小汽车
5. 政府投资在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比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C )。
A.经济外向程度 C.经济体制
B.经济创新程度 D.储蓄规模
6. 下列不应作为政府财政独资建设项目的原因是( B )。
专业WORD.
A.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 C.反垄断的需要
B.关系人民生活福利的项目 D.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7. 下列不属于财政投融资的特点是( B )。
A.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 B.政府在投资资金来源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C.投资项目协议期满项目产权属于政府
D.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投资
8.在我国,下列政府进行农业财政投资的理由中不正确的是( A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前沿,位于产业链的高端,需要政府扶持 B.农业部门难于凭借自身的力量抗拒某些不利的自然或经济外部因素 C.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民的某些权益需要财政
投资来得以保证
D.资本市场对于农业投资的欠缺
9.下列关于财政投融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B.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领域包括先行资本 C.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应用围有严格限制 D.财政投融资一般由商业银行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10下列项目中不应当属于财政对农业投资围的是( D ) A.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B.农业科研与推广
C.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D.农户消费性支出 11.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 B )
A.转移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专项支出
12.下列要求政府干预基础教育的理论依据中不正确的是( D )。
A.基础教育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B.基础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性 C.基础教育是一种有益品 D.基础教育中容易产生垄断
13.下列国防项目中公共产品属性最弱的是( A )。
A.常备军数量 B.战略核威慑力量
专业WORD.
财政学选择题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