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10日,近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2.95.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托辞(cí) 解剖(pōu ) 不逊(xùn) 诘责(jié) B.畸(qī)形 绯红(fēi) 陌(mò)生 订正(dìng) C.匿名(nì) 喝(hē)彩 发髻(jì) 教诲(huì) D.驿站(yì) 悔(huǐ) 改 过秤(chèn) 瞥(piě)见 3.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的划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B.天子/先/驱至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既出/军门 D.将以下骑/送迎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正在湖南卫视热播。(在“反腐”后面加上“电视剧”)
B.2017年国家乒乓球队举行的教练员竞聘会议于3月30日在鞍山召开。(删去“会议”)
C.教师课余从事微商职业,不仅进货、选货、宣传费事费时,在社交平台回答顾客问题,也会占据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将“进货”和“选货”对调)
D.虽然她在演唱中记错了歌词,但最终,还是以真挚的歌声,让现场观众响起了掌声与泪水。(去掉“与泪水”)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什么时期,美国都在妄想控制中国的发展。 ..
B.我登上泰山顶峰,向下俯瞰,终于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
C.人类的肆意而为,给地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最终,这些灾难还将由人类承担。 ..D.这个山洞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深不可测,你最好还是别进去。 ....二、名句默写 6.(9分)默写
(1)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 ,欲上青天览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啊,电!你这宇宙中 !《雷电颂》
(4)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感伤;不妨借用王勃的诗句:“ , ”来表达一种豪放的情怀。 (5)诗显精神,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 , 的美好祝愿。(4分) 三、字词书写
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jī xínɡ(______)。
(2)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 miǎn(_____)。 (3)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zhènɡ jīn wēi zuò(__________)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这个物理学家hé yán yuè sè(__________)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偶 题 朱 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2)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文言文《愚公移山》,回答小题。(14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2分)
(1)惩山北之塞 ( ) (2)甚矣,汝之不惠。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3)本文语言简洁,但也生动。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3分)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_______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3分)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① 李白
①
②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 .
④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源射万整。此宇.
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
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孤负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 (选白《李太白全集》)
(注释)①从侄:堂侄。耑:李耑,李白的堂侄。②《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③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云梦”属“七泽”之一。④香炉:庐山香炉峰。⑤丹液:传说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⑥孤负:辜负。 1)用“/”给第二自然段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耑 乃 稚 子 嬉 游 在 旁 今 来 有 成 郁 负 秀 气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及长,南游云梦 及鲁肃过寻阳 ..B.破涕为笑 独枪然而涕下 ..C.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 方七百里,高万仞 ..D.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 腾子京谪守巴陵郡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深打动。 B.“此宇宙之奇诡也”,包含着作者对前文所描写的庐山壮丽景象的惊叹与赞美。 C.“不可得而窥焉”,暗含着作者对未能前往“方湖、石井”游赏的遗憾之情。 D.“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李一起去游访名山了。 4)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李白对后辈寄予了怎样的希望。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昆明的雨 汪曾祺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
⑤
⑥
②③
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我想念昆明的雨。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九日
1)标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2)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全文除了写雨,作者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12.拓展阅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
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体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朗朗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说说文章记叙了徐老师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温馨提示:概括要抓住重点。) 2)品味下列句子。
(1)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温馨提示:抓住动词品析人物的特点。) (2)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 (温馨提示:抓住关键词语品析人物的特点。) 3)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分析。
(温馨提示:先分析哪些是抑,哪些是扬,再分析这样写对塑造人物有何效果。) 4)本文首尾段落有何特点?
(温馨提示:从结构上分析两者的关联、从内容上分析含义。) 七、语言表达 13.解释词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