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胃镜检查580例回顾性分析
1 料和方法
2000~2021年我院胃镜室作纤维胃镜检查1100多例,依时间顺序我们取580例大学生的胃镜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绝大多数为门诊病人,余为住院病人。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38岁,中位年龄24岁,其中男402例,女178例。复查者取最终诊断列入统计。幽门螺杆菌(Hp)检查转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采用C-14尿素呼气实验。 2 结果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和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见讨论 3 讨论
3.1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使得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作为大学生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上消化道疾病患病人数亦明显增加。在校大学生是一种特殊人群,高校医院作为“特殊人群”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与社会其它的医疗机构有着其鲜明的特点,特点一是高校医院不仅要提供医疗服务,而且要提供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方面的服务,健康教育尤其重要;特点二是医院具有管理职能,因为在校统招大学生都享受国家公费医疗,校医院承担学校公费医疗费用的管理工作;
由于上述特点和大学生的趋众行为,本组病例正常胃镜结果达24.5%,这与普通医院胃镜结果是有明显区别,它给我们消化道疾病健康教育提出了严肃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加强了消化道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内容为:疾病简介、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行为指导及病情观察指导。特别强调心理精神因素的影响,心理压力导致人体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加,使疼痛加剧。保持情绪稳定,遇到任何压力都应尽量调整好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乐观情绪,在安静、休闲的环境中欣赏轻松的音乐,可以使机体放松,从而改变压力反应造成的良好作用。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按医嘱继续巩固治疗
的重要性。通过几年的健康教育,我校大学生PU的发病率及正常胃镜报告率有明显下降。
3.2 在PU检出的病例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胃溃疡(GU),分为:11.03%和 4.13%,与教材相符。通常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因胃粘膜的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失衡。近20多年来,溃疡病的发病机制就以下理念已达成共识:消化性溃疡是多种病因所致的异质性疾病群;抗酸药和抑酸药对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治疗作用证实了胃酸在溃疡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根除Hp可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这一事实,证明Hp在溃疡病的发生,特别在溃疡复发中起重要作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现代理念包括三个方面: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没有Hp就没有溃疡复发;粘膜屏障健康就不会形成溃疡。
3.3 Hp感染情况580例部分患者接受检查的患者,其感染率;浅表性胃炎为(53.3%)8/15,胃溃疡为(20%)2/1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78.9%)15/19。胃溃疡因病例数少结果有偏差其余结果和孙氏报导结果相近。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已被认可,HP感染、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关系,目前认为HP致病机制包括:Hp的毒素引起的胃粘膜损害,宿主的免疫应达、胃粘膜损伤及Hp感染致胃酸分泌和调节异常。在我国普通人群中Hp的感染率已达50%~60%,从本文看HP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据文献报道胃溃疡中Hp的检出率通常在70%以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90%~100%。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根除Hp感染即可促进溃疡愈合,达到远期治愈的目标。 3.4 上消化道出血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有的学者认为是消化性溃疡,而有的学者认为首先应是慢性胃炎。从本文资料统计看,同意前者意见。在580例资料中提供3个月内有确切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者有63例,其中PU39例占61.9%,其次是慢性胃炎24例占38.1%,可见PU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