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和理由:自己看书体会一下。 主要是缺陷:
以投资活动简单举例说明 1.时间价值
同样是收到100万的利润,第一年收到与第十年收到效果是不一样的。仅考虑通货膨胀,两个100万也区别很大。这就是时间价值问题。第二章会就此具体详述。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时间价值。
2.风险
两个项目,一个利润100万,一个利润99万,如果仅以利润最大化目标衡量,则选第一个,但如果第一个风险特别大,以至于公司无法承受这么大的风险,则仅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决策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即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3.投入资本
如,同样赚得100万,一个投入100万,一个投入100亿。仅利润最大化目标不能做出优劣判断的。
4.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
一般利润指标按年计算,所以利润最大化目标多少会有点短视。而有些投资项目如果前几年利润低甚至为负,后几年利润高,仅从利润最大化目标看,如果决策者视线囿于本年或近几年,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放弃好的项目或做出杀鸡取卵的事。
互联网时代好的互联网公司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看,这些项
目大都不是好的项目。
利润最大化目标有以上重大缺陷,为什么还是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理论之一。一方面由于其优点,另一方面也为其他目标提供了一个比较基础。所以下面其他财务管理的目标优点,往往是针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缺点而来的。
2、股东财富最大化 上市公司股东财富=股数*市价
优点:
1.风险。――针对2.(股价体现)
2.避免短期行为。――针对4. (股价体现)如果市场有效,这两个股价都能充分反映。
3.便于上市公司考核与奖惩。(易量化,也好算股数*市价。) 缺点:
1.只适用上市公司。原因:股价(只有上市公司有) 2.股价常变。
3.忽视利益相关者。只强调股东。因为财务管理的这个目标,就是以股东的视角来讲的。
3、企业价值最大化
衡量指标:
权益市值+债权市值←←从市场角度看的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从公司自身预期现金流折现角度看
的
优点:
1.时间。――针对1.(现金流折现即能体现时间、又能体现时间价值又能体现风险)
2.风险与报酬的关系。――针对2.(市值与折现) 3.重视长期效果――针对4.(市值与现金流折现) 4.避免股价影响――针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缺点2。 缺点: 1.过于理论化 2.不易操作 3.主观性强
缺点说白了,专业性强,会做且做得好的人不多。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很多时侯彼此有冲突,只能尽可能平衡相关者利益。提法很新,综合性强,操作性弱,体现趋势,大体了解即可。本教材较倾向股东财富最大化。
三、利益冲突与协调
财务管理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相近,而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三方的目标不同。
主要是调和两类矛盾:一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二是所有者与
债权人。二实际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伙与债权人的关系。
1.所有者与经营者
所有者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 经营者目标:报酬、享受、避免风险。 如何协调
1、解聘;2、接收。经营失败,被接收、被解聘。――惩 3、激励。(股票期权、绩效股)
2.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所有者目标:
改变举债资金用途,用于风险更高项目。风险共担,额外利润独享。
借新债:
债权人目标:本息安全 解决方式: 1、限制借债 2、收回(停止)借款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
四、财务管理的环节
此处环节内含两个意思:一个时间次序――一环一环(事先-事中-事后);二是循环往复(事先-事中-事后-事先)。
教材将此顺序分为三块:计划与预算(事先)、决策与控制(决策为事先,控制为全程)、分析与考核(事后)。
计划与预算:
又细分为三部分。财务预测(在财务方面对未来有个估计和判断)、计划(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战略目标制定一定时期通常几年的活动规划)、预算(实际上是短期计划)。第一块实际上就是计划的过程。
决策与控制:
决策: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最优的过程。财务活动包含大大小小的决策过程,有选择有比较才能体现财务管理的意义,所以,利用已知模型选择最适合公司的方案是学习财务管理的核心意义所在。从时间序列上,决策是属于事先的,但一旦做出决策,马上面临执行,决策过程也可以说是事中的开始。
控制:从时间序列把控制分为前馈、过程、反馈控制。即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是一个全程的概念。
分析与考核:
分析:分析侧重于事后,鉴往知来,同时为考核做准备。 考核:是总结与奖惩的过程。是分析的延续。
第四节,财务管理体制
五、财务管理体制
此部分是关于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力分配特点,本教材将其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