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习题和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练习题
1. 高效液相色谱是如何实现高效、快速、灵敏的? 解:
气相色谱理论和技术上的成就为液相色谱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它的高效、高速
和高灵敏度得到启发,采用5-10μm微粒固定相以提高柱效,采用高压泵加快液体流动相的流速;设计高灵敏度、死体积小的紫外、荧光等检测器,提高检测灵敏度,克服经典液相色谱的缺点,从而达到高效、快速、灵敏。
2. 简述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谱带扩张,提高柱效? 解:
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为涡流扩散、流动相传质、停留流动相传质及柱外效应。
在液相色谱中要减少谱带扩张,提高柱效,要减少填料颗粒直径,减小填料孔穴深度,提高装填的均匀性,采用低黏度溶剂作流动相,流速尽可能低,同时要尽可能采用死体积较小的进样器、检测器、接头和传输管线等。
3. 色谱柱A柱长为15cm,载体粒度为5μm。另一B柱长为30cm,载体粒度为10μm。两柱的柱效相等吗? 解:
∵l=L/dp
∴lA=15/0.0005=30000
lB= 30/0.0010=30000
A柱的折合柱长为30000,B柱的折合柱长也为30000,表明组分在两根柱内从柱入口到出口都经过30000个载体颗粒,两柱的柱效相等。 4. 流动相为什么要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有拿几种? 解:
流动相中溶解气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害处
(1) 气泡进入检测器,引起光吸收或电信号的变化,基线突然跳动,干扰检测; (2) 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进入色谱柱时,可能与流动相或固定相发生化学反应; (3) 溶解气体还会引起某些样品的氧化降解,对分离和分析结果带来误差。因此,使
用前必须进行脱气处理。 常用的脱气法有以下几种: (1) 加热脱气法; (2) 抽吸脱气法 (3) 吹氦脱气法; (4) 超声波振荡脱气法。
5. 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 分子筛
B. 硅胶 C. 氧化铝 D. 活性炭
解: B硅胶
要形成化学键合固定相,所用的基质材料应有某种化学反应活性,在四种固体固定相中只有硅胶含有硅醇基,是能进行键合的活性官能团。
6. 在150×Φ2mm硅胶柱流动相为己烷/甲醇(150:2),紫外检测器色谱条件下分离丙烯酰胺,判断以下组分的出峰次序,为什么? A.
B.
解:
在给定的色谱条件下,组分B先出峰,组分A后出峰。以硅胶为固定相,己烷
/甲醇(150:2)为流动相,该体系为正相色谱,样品的极性A>B,在正相色谱体系极性小的组分先出峰,极性大的组分后出峰,所以出峰次序为B先出,A后出。
7. 在硅胶柱上,用甲苯为流动相,某组分的保留时间为30min,如果改用四氯化碳或乙醚为流动相,试指出选用哪中溶剂能减少该组分的保留时间?为什么? 解:
该体系为正向色谱体系。在该体系中流动相的极性增大保留值减少。流动相甲苯、四氯化碳及乙醚的溶剂强度参数分别是0.29、0.18、0.38,因此选用溶剂强度参数
大于甲苯的乙醚,可缩短该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8. 为什么体积排阻色谱中任何组分的分配系数必须符合0≤K≤1?如果K>1说明什么问题? 解:
因为组分的分配系数为K=Cs/Cm,Cs与Cm分别为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浓度,当分子直径大于孔径时,此时Cm=0,∴K=0.当分子直径小于固定相孔径时,组分向空
隙内流动相扩散,达到平衡时,一半组分在空隙内,一半组分在空隙外,此时K=1.0,若分子直径介于以上两种极限情况之间,K一定介于0与1之间,可见体积排阻色谱中,任何祖父呢的分配系数为0≤K≤1,如果K>1说明此时的分离方式已不是纯粹的体积排阻色谱,其分离过程受到其他作用力(如吸附)的支配.
9. 为了测定邻氨基苯酚中微量杂质苯胺,现有下列固定相:硅胶,ODS键合相,流动相有:水-甲醇,异丙醚-己烷,应选用哪种固定相,流动相?为什么? 解:
邻氨基苯酚中微量杂质苯胺测定,为了良好分离,应让苯胺先出峰,由于苯胺的
极性小于邻氨基苯酚,因此应采用正相色谱法,选用硅胶为固定相,异丙醚-己烷为流动相.
10. 在ODS键合相固定相,甲醇-水为流动相时试判断四种苯并二氮杂苯的出现峰顺序.为什
么? 1.
2.
3.
4.
解:
色谱条件为反相键合相色谱体系,在反相色谱体系中极性大的组分k小,首先出峰,按四种苯并二氮杂苯的结构,出峰顺序为4-3-2-1.
自测题
1. 在GC和LC中, 影响柱选择性的不同的因素是
A.
固定相的种类;
B. 柱温;
的种类;
C.流动相
D.分配比。
2. 在液相色谱中, 范氏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A.涡流扩散项;
C.固定相传质阻力项;
B.分子扩散项; D.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
3.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A.组分与流动相;
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B.组分与固定相; D.组分与组分。
4. 在液-固色谱法中, 以硅胶为固定相, 对以下四组分, 最后流出色谱柱的组分可能是
苯酚;
A.
B. 苯胺;
羟基苯胺;
C.邻
羟基苯胺。
D.对
5. 在液-固色谱法中, 以硅胶为固定相, 对以下四组分, 最后流出色谱柱的组分可能是
A.
苯酚;
B. 苯胺;
羟基苯胺;
C.邻
羟基苯胺。
D.对
6. 用液相色谱法分离长链饱和烷烃的混合物, 应采用下述哪一种检测器?
A.紫外吸收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D.电化学检测器。
7. 液-液色谱法中的反相液相色谱法,其固定相、流动相和分离化合物的性质分别为:
A.非极性、极性和非极性; B.极性、非极性和非极性;
C.极性、非极性和极性; D.非极性、极性和离子化合物。
8. 若在一个 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 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 则柱长 (m) 至少应为:
0.5;
A.2;
B. .5;
C
.9。
D
9.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最宜于分离:
A.几何异构体;
B.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试样;
C.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10. 液-液色谱法中的反相液相色谱法,其固定相、流动相和分离化合物的性质分别为:
B. 极性、非极性和非极
A. 非极性、极性和非极性;
性;
D. 非极性、极性和离子化合
C. 极性、非极性和极性;
物。
正确答案:
1:(C)、2:(B)、3:(C)、4:(D)、5:(D) 6:(B)、7:(A)、8:(C)、9:(D)、10:(A) !
高效液相色谱思考题试卷及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