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评《徐悲鸿与民国时期的大学美术教育》
作者:王海鸥 舒倩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第2期
王海鸥 舒倩
教育事业乃济世安邦之正道,无论处于哪一历史阶段,其总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杰出贡献。而在教育光芒照耀下的仁人志士总能吸取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经验,寻找富国强民的发展之路。近代中国饱受列强压迫,进步的知识分子目睹战争不休的黑暗阶段之后,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知识立志寻求救国之道。这一时期,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是因为民国时期涌现出诸多著名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更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潮进入年轻人的世界,美术学校不断崛起,且与之相关的西方教育思想日渐渗透到当时的日常教学实践之中。2014年12月,由尚莲霞所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悲鸿与民国时期的大学美术教育》一书选取美术教育的写实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徐悲鸿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时的具体教学工作,探讨了其教学理念和美术思想对抗战时期美术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以及对我国美术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并充分肯定了徐悲鸿为写实主义美术所做的突出贡献。该书具有如下特点:
一、时代意义强,研究视角新颖独特
从民国时期开始,我国才真正意义上把美术作为一门教学课程进行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所决定,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民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刚刚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当时科技水平之下,教育事业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然结果。同时,随着西方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年轻的知识分子逐步意识到西方思想世界的繁荣和先进文化的灿烂,一度掀起了狂热的留学潮。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美术教育经历了教会学校、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的发展阶段,土山湾图画馆、师范美术教育与美术专门学校、上海美专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典型代表。随着留学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国外学成之后回国振兴美术教育事业,大师徐悲鸿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该书深刻挖掘了徐悲鸿留学欧洲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动机,通过考察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的源流,并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徐悲鸿在执掌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时的具体教学实践,解读了徐悲鸿将西方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并进行的本土化改革,并探讨了抗战时期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的积极影响,以及与中共延安文艺政策下的美术教育相契合。该书充分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研究的主体部分虽然是民国时期的美术教育,但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充分结合,且对当今社会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因此说,该书选用了“怀古思今”的研究思想和视角,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特色。
二、时间顺序层层推进,思路行文清晰明了
该书在研究思路上十分清晰,严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美术教育实践发展之路的分析层层推进。徐悲鸿留学归来初期在北大画法研究会和上海南国艺术学院进行了写实美术教育思想的初步实践,这也是写实主义首次进入到国内的美术课堂。由于思想的新颖和独特,在当时的民国社会掀起了由徐悲鸿、徐志摩为主导的既针锋相对又友好交流的“二徐之争”。两人针对西方印象派和野兽派进行了辩论,这场辩论不仅使西方美术思想进入东方社会,也成为中国美术多元化发展的基础,进而确立了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的主流导向。随后,他在国立中央大学便展开了对写实主义的教学实践。在中央大学任教期内,徐悲鸿执掌的中大艺术系完成了美术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双重改革,无论是在招生考试、课程设置还是人才培养等各方面,
他都在充分结合当时社会现状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中西融合的改良之路,培养了诸多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美术人才。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他的现实主义美术思想促进了抗日战争中教育思想的进步,并推动了当时高校的美术教育持续发展。直到当今时代,徐悲鸿和他的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仍然影响着现如今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该书以时间为线索,将徐悲鸿的美术思想融入到回国初期、中大执教期、抗日救亡时期、西迁重庆时期和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对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美术专业学生而言都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研究价值。
《徐悲鸿与民国时期的大学美术教育》一书生动再现了一代大师徐悲鸿与时代的互动,深刻揭示了他对中国美术教育事业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
(第一作者系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第二作者系重庆大学艺术学院2014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