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测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2分)

(4)陆游《游山西村》中比喻在困境中蕴含着新的希望的诗句是: 。(2分)

(5)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4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lǒng zhào( )着我。 (2)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shè zú( )。 (3)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huò bù dān xíng( )。

(4)那里装的是什么xiān lù qióng jiāng(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轮船上一阵惊呼,河上噗通一声,浪花迸溅。 ..B.我们对他的缺席深感遗憾。 ..

C.她的话还没有说完,脸上已忍俊不禁地笑了。 ....D.获悉教育名家将来我校讲学,学生们翘首以待。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在“过去”后加上“是”)

B.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删除“的生活”) C.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把“完全否认”改为“是认为”)

D.据统计:河南省栽植泡桐至少二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增加到一千万亩以上。(删除“至少”或“左右”)

5.给下面这则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大洋网讯 未来在珠江新城将崛起一座属于粤剧的文化地标!9月18日上午,广州粤剧院项目在珠江新城建设地块隆重举行奠基暨开工动员会。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和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倪惠英、欧凯明等众多粤剧表演艺术家出席活动并为项目奠基。据悉,广州粤剧院新址总投资4个多亿,其建筑方案以“凤冠霞帔,游龙戏凤”为设计主题,将建设两座剧场:1 200座的大剧场、500座的小剧场,建成后将成为振兴粤剧的发展基地、世界粤剧文化中心。

二、阅读(46分)

(一)爱莲说(10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可爱者甚蕃 (2)香远益清 (3)宜乎众矣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B.文中主写莲花,却用菊和牡丹来反衬突出了莲的高洁品质。

C.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此外别无贬辞,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作者对世风的鄙视。

D.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甚爱牡丹”一句形成照应。

(二)正午牡丹 (9分)

沈 括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选自《梦溪笔谈·书画》)

9.下列加点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未知其精粗/不知所措 ..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B.一见/见往事耳 ..

C.日渐中狭长/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D.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择其善者而从之 ..

10.请你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其 花 披 哆 而 色 燥 此 日 中 时 花 也 猫 眼 黑 睛 如 线 此 正 午 猫 眼 也 11.丞相吴育为什么“一见”便知道欧公那“牡丹丛”古画画的是正午牡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三)一生平凡有什么可怕(10分)

①“最迟在35岁以前,如果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我就自杀。”这是作家梁晓声在一所大学演讲后,一名大一新生对他说的。尽管几年过去后,这个年轻人未必这么想了,但他喊出的许多人对平凡人生不敢说出来的恐惧乃至敌意,仍然令人深思。

②票房14亿元以上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中,主人公夏洛之所以特烦恼,说到底无非是“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奇妙的是,在一场全靠作弊出人头地的梦中,当他自己把生活挥霍到反面之后,居然就领悟了平平淡淡才是人生真谛,既刻意又充满违和感。夏洛毫无压力地和偷来的奢华生活说再见,只是以轻浮的态度表达了仇富情绪,却深刻地反映了对平凡生活的不甘心:哪怕梦里体验一把富贵也值。这部电影大受欢迎,除了包袱抖得漂亮,或许也因为碰巧和现实中类似的社会心理机制产生了共鸣。

③人不甘于平凡,最普遍的冲动是渴望名声,而且,越是年轻,对一夜成名的幻想越强烈。有人甚至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应该说,不甘于平凡,希望人生保持一个向上的姿态,是生命内在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阶梯。然而,当这名声被狭隘化为社会地位的优越、经济方面的成功,却与勇敢、诚实、良善等内在品质关系不大,人们就容易陷入功利的泥淖中,把平凡的人生看得丑陋粗鄙。

④其实,不论在什么样的起点,努力都是最不坏的选择。有句格言说得好: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必须承认,成功的道路不是普惠的,能从分母上升为分子的总是少数。我们的世界,从来就是由平凡的大多数构成的。倘若陷入某种文化惯性和思维误区,在强调努力的同时把平凡人生当成包袱,甚至简单地以个人成就来判定人生价值,就是天大的误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凡的日子将相伴一生。即便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平凡依然是人生不可分割的精神底色。

⑤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甘心平凡,拒绝平庸,这就是努力的全部意义。通过奋斗擦亮自己最优秀的那部分潜质,并不意味着可以拒斥平凡。一个崇尚奋斗的社会,也不能以成功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因为它会同时定义出人生失败者。简单地把一个人的不成功归因于努力不够,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公平。它对渴望成功的人有多少激励,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就对处境不好的人有多大伤害。

⑥无论你走得多远,平凡人生就在那里。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中有个颇具启示的说法:无论成功或失败,人的尊严和价值,都不能随便被其他人以某个标准来定义。从这个逻辑出发,去创造一个更少差别、更多尊严的社会,平凡才不至于成为社会焦虑。

(选自《人民日报》)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标题以疑问句的形式发人深思,也委婉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总领全文。 B.开头引用一名大学新生的话,有力地证明了人们对于平凡的误解,引出了深入的分析。

C.作者认为不甘心于平凡的年轻人容易片面地追求功利富贵,简单地把不成功归因于不够努力,进而走上仇富,甚至自杀的歧路。

D.本文从人们不甘心于平凡说起,进而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接着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指出了正确的态度和做法。

13.下列不能用来证明第④段画线句“成功的道路不是普惠的,能从分母上升为分子的总是少数”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100名白血病患者,只有17人在确诊后还活了10年以上。 B.2000年以来,全国无数学校都开始了教育改革,但真正努力坚持直至成功的为数不多。

C.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全世界无数的数学家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但像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那样能成功证明1+2的人寥寥无几。

D.无数人在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努力拼搏,但到目前为止,只有马云、马化腾等少数精英及其团队脱颖而出。

14.第④段画线句“成功的道路不是普惠的,能从分母上升为分子的总是少数”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平凡”。(4分)

(四)泉(17分)

贾平凹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流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

我肯定地说完,就再没有言语,我们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15.认真阅读选文,把表格补充完整。(4分)

事件 作者感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测试题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10分)(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2),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py8c799oi6ksx797jw59jajr88ky400wx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