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
(时间:40分钟)
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偏低 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 D.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2.已知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在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年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3.某地红松林受到人为砍伐破坏,形成一片“空地”,一段时间后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等植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林重新成为该处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属于次生演替 B.“空地”形成前后,物种的丰富度不同
C.与杨树、白桦相比,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D.“空地”上的红松林一定与其他红松林的物种组成相同
4.图5-11-1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5-11-1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
5.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如图5-11-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 B.⑥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 C.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
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是温度
图5-11-2 6.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5-11-3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5-11-3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 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 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抗药性基因的频率
7.(双选)如图5-11-4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5-11-4 A.a曲线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b曲线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 B.图中C点到D点表示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
C.C、E点都可代表顶极群落,演替到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 D.演替的最初阶段由于资源空间充足,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会呈指数增长
8.(双选)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垂直带 海拔(m) 植被 类型 蝶类 种类 Ⅰ <1000 热带季 雨林 349 Ⅱ 1000~ 2000 常绿阔 叶林 452 Ⅲ 2000~ 2500 常绿落 叶混交林 201 Ⅳ 2500~ 3000 针阔混 交林 136 Ⅴ 3000~ 3500 针叶林 125 Ⅵ >3500 高寒灌 丛草甸 100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9.薇甘菊是外来入侵种之一。薇甘菊入侵5年以上为薇甘菊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3年左右为群落交错区,薇甘菊覆盖度在10%~30%, 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无薇甘菊为本土植物区。下表为不同样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薇甘菊 入侵区 群落交 错区 本土植 物区 数量 总计 线虫 1890 1198 1084 4172 蜱螨目 226 132 120 478 弹尾目 123 99 143 365 其他昆虫 或小动物 48 114 49 211 个体总数 2287 1543 1396 5226 类群数 15 15 14 19 (1)获得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______。请用表中数据分析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丰富度的影响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2)薇甘菊攀爬覆盖到其他植物上,抑制了植物的__________,从而导致其他植物死亡,进而导致____________的锐减或丧失。从长期看,薇甘菊种群数量变化符合______增长模型。
(3)在薇甘菊入侵区,因为薇甘菊的作用,个别物种消亡,而薇甘菊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____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生态学家发现田野菟丝子能有效防治薇甘菊,原因是田野菟丝子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从而抑制其生长。利用田野菟丝子防治薇甘菊属于________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具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薇甘菊开发为饲料,变害为宝,是防治薇甘菊的另一思路。这一实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10.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1981年由巴西引入广东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对农作物危害极大。
(1)福寿螺喜食农作物幼苗,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福寿螺在广东能成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一些福寿螺危害严重的地区尝试利用中华鳖防治福寿螺,实验结果如图5-11-5所示。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一般应采用________法。从种群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