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课程编码:1313007215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数:50 学 分:3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本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微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和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来说,都是其它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通过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微生物学的专业知识,为从事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其它课程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微生物学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但要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前具有所需要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绪论 微生物与人类
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1];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2];微生物的特点[3]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重点:微生物的含义、特点和发展简史 难点:微生物难以认识的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微生物学发展史如何分期?各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是什么? 思考题:为什么说“因果难联”的解决是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取得重大创新的不竭动力?
大纲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 细菌
细菌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3];细菌的群体形态[2];细菌的繁殖方式[3] 重点:细菌的结构特征、群体特征和繁殖方式 难点:细菌的结构特征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
1. 对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设计一简明的表解。
2. 图示G+细菌和G-细菌细胞壁主要构造,并简明说明其异同。 第二节 放线菌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3];放线菌的菌落特征[2];放线菌的繁殖[1] 重点:放线菌的结构特征、群体特征和繁殖方式 难点:放线菌的结构特征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第三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
支原体[2];立克次氏体[2];衣原体[2];蓝细菌[2] 重点: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特点 难点: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列表比较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 酵母菌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3] 重点:酵母菌的结构特征、繁殖方式及其生活史 难点: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式 作业:总结酵母菌的5个特点。
思考题:酵母菌的生理特性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二节 丝状真菌——霉菌
霉菌的形态结构[3];真菌的孢子[1]○;霉菌的菌落[2];
重点:霉菌的结构特征及生长方式、霉菌与细菌的差别 难点:霉菌的生长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比较4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 第三节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思考题:为什么现代生物学总把蕈菌作为微生物的研究对象,而不是植物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第一节 病毒
大纲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3];病毒的繁殖方式[3];病毒的种类[1]○ 重点:病毒的基本特征、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增殖过程 难点:病毒的增殖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何谓一步生长曲线?分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特点。 第二节 亚病毒因子
类病毒[2];拟病毒[2];朊病毒[2] 重点:亚病毒的基本特征 难点:亚病毒的基本特征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比较拟病毒、卫星病毒和卫星RNA 3种亚病毒因子。 第三节 病毒与实践△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一节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
碳源[2];氮源[2];能源[1];水[2];无机盐[3];生长因子[3] 重点:营养要素的作用
难点:营养要素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微生物营养要素的种类及作用。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3]
重点:各营养源的作用,微生物营养类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思考题:以能源、碳源为主对微生物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单纯扩散[2];促进扩散[2];主动运送[2];基团移位[2] 重点: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 培养基
培养基配制的原则和方法[3];培养基的种类[2] 重点:培养基配制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培养基配制的4个原则和4个方法。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化能异养微生物能量代谢[3];自养微生物能量代谢[2] 重点:化能异养微生物能量代谢 难点:化能异养微生物能量代谢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