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理性解读“诗的逻辑”,教好诗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理性解读“诗的逻辑”,教好诗歌

作者:袁 静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10期

袁 静

诗歌是一种用凝练的语言集合人生经验和情感方式的特殊文体。无论是中国古典诗词还是现代白话诗,言简义丰的文字背后都遵循着“诗的逻辑”,流露出独特的诗意。这其中常有看似“不合常理的想象”和“不合逻辑的突转”,为学生理解诗意的普遍障碍。

为应对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产生的疑问,笔者尝试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理性解读“诗的逻辑”。在此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天上的街市》《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两篇为例,寻找可行路径。

一、不合常理的想象

1.“好像”与“定然”?

《天上的街市》选在七年级上册“想象之翼”单元,教师们历来多将想象和联想手法作为教学重点展开课堂设计。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诗中先用两个“好像”,后又连用五个“定(然)”,语气由不确定逐渐转为坚决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不信”,更强调了所陈述事件的必然性。

然而,再细读每一个副词后的句意,联系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我们不难判断:用于比喻的“好像”无可厚非确凿成立,可由“定然”修饰的句子却一个比一个离谱——天空中怎么可能真有“美丽的街市”和“世上没有的珍奇”?宇宙间最遥远的银河两岸又怎会“浅

浅”“不甚宽广”?且不论神话传说本身就不合科学事实,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明明相隔甚远,一年才得以相见一次,如何能够提灯闲游?

若用科学的理性逻辑审视,诗人郭沫若可谓“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论,问题就出在我们评价时所依据的理性逻辑本身。诗歌自有“诗的逻辑”,而这个问题却可以转化成一个语文课堂的主问题:想象出来的却用“定然”,诗人这样写的用意是表达什

么?——这是一个“为什么这样写”而非“写了什么”的问题,前者导向原因,后者关注结果。

2.课堂活动与设计意图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设计了三个课堂活动:

①为你读诗:同桌二人讨论读诗的重音/节奏/语气/情感变化。示范时一人朗读,一人解释这样读的原因。

这个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进入诗境,把握重音、节奏和语气的过程,就是在用自己的理解诠释诗歌情感。学生很自然地会强调“定然”的坚定自信,从而可引出对其内在矛盾的探究。

②探究“定然”:哪节是真实存在,哪节是想象得来?——②③④节并非真实存在,与事实不符,为什么反倒用“定然”?——诗人这样写想表达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个主问题需要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否则很容易直接得出如教学参考书般笼统的结论。探究“定然”用意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体悟到诗人正是借其悖论诉说对光

明、美好的希冀。从第①节基于现实的合理想象,到②③④节逐渐进入梦境般的思索,仰望星空后越来越脱离现实,语气渐重的个个“定然”背后是“明知现实并非如此,但依然执着坚定”的积极信念。

③揣摩对话:诗中的“你”“我”可以是什么关系?可能在什么情境下说出这些话语?

在充足铺垫的基础上,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便接二连三设想出:恋人、父女、朋友、师生,关系有别带来语气的差异。学生代入具体的时代背景,大胆揣摩如此想象与表达背后的用意,诗意一层比一层丰富,直到有学生回答出“自言自语”——可以将整首诗理解为诗人对当下现实失望后对自我的勉励,把希望寄托于美好的未来,用诗的形式巧妙表达。

3.代入诗境,体悟诗意

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尤其最后一步旨在通过揣测诗人“正在”表达的当下语境,建构具体的关系和场景,找到体悟诗意的窗口。比起被灌输“在封建黑暗统治下对光明理想的

执着坚决”等教条观点的学生,能得出上述思考的学生肯定有更丰盈的关于现代诗美好的理解。

在这堂课导入时,笔者先选取了几首网红儿童诗(如《灯》“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让他们谈谈自己理解中的“诗”,粗略地体会了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最后再用胡适的《梦与诗》总结:

“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像/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在此教师可将“诗的逻辑”一说提出,解释这些与现实不符的新奇想象正是梦与诗的精髓,用于表达特定的情思。教学通俗易懂的现代诗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分关注“写了什么”,急于贴标签式地总结主旨,而应多探究“为什么这样表达”,才能真正关注到诗歌语言的曼妙隽永及诗意的迷离唯美。

二、不合逻辑的突转

1.发现“突转”

“不合常理的想象”源于句意内部,“不合逻辑的突转”则来自句子之间,即句意外部衔接不符合理性逻辑,最典型的是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从“忆昔”中可以看出,上阕最初回忆过去和诸多豪杰在午桥宴饮的场面,只此一句淡淡的景物描写“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下阕从“二十余年如一梦”说起,时空跨越到二十年后,诗人感叹“此身虽在堪惊!”忽的笔锋一转,莫名其妙来了句“闲登小阁看新晴”,看到了什么呢?没有回答,又宕开一笔,感慨起“古今多少事”,最后说起“渔唱起三更”,戛然而止。每个层次的表达方式有变,叙述、描写、议论交替变换,表面看部分语意是断裂的。

课堂上,教师可先通过诵读让学生大致把握情感脉络,提示他们用简单的手势高低来比划情绪曲线,体会句意的跳跃。接着再设计“换标点”活动,让学生尝试将诗词中的部分逗号和句号换成其他标点,如省略号(句意留白处,如“到天明”后)、感叹号(语意加重处,如“堪惊”后)、问号(“多少事”后)等等。标点形式的背后是对句意“突转”的强化,每处更换与异议都融入了学生对诗意的揣摩,是一次语感训练。

2.填补“突转”

“突转”背后是情感思绪的波澜起伏,更是一言难尽的苦和百转千回的愁,借由中国古诗词特有的衔接方式巧妙呈现。若要让学生理解下阕“堪惊”与“闲登”间的突转,教师首要需引导学生发现上下阕的情感落差,理解回忆与现实的对比,从而引出疑问:这二十年间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古诗词中背景资料的补充格外讲究,首先是插入时机要巧妙。若上课初始就介绍作者生平,导向性未免太过鲜明,比如有的学生一看到“被贬官”就条件反射式地联想到“壮志难酬”,完全跳过了对诗意的理解。根据经验,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让学生透过文字本身去发现需要“填补”的疑问。教师可以在学生质疑时发问:现在你觉得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别的资料吗?你有没有什么猜测?

其次是内容筛选需精要。此处只需在学生已知事实的基础上点拨:1127年靖康之变后金人入侵,宋朝王室南渡(此时可出示都城由开封转到临安的对比图片)。这首《临江仙》写于1135年,陈与义46岁,经历了近十年的颠沛流离,此时身在浙江湖州乡间,而20年前的他则身在家乡洛阳。这段补充一方面没有过多影响学生思考的价值评判,一方面又指向他们遇到的真实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探索。

教师可继续设计这样的“填补”活动,让学生尝试用第一人称代入诗人心境,写出他的思绪变化,如:

二十年战乱纷争,我此身尚在,虽是万幸,实在感慨万千!那些年多少春日杏花都匆匆流逝了,如今我什么做不了,只能夜登小阁看看这雨后初晴的夜,回忆回忆旧事,聊以慰藉。

此时,再联系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自称的“闲人如吾两人”,便能进一步总结出这个看似寡淡的“闲”字实则包含沧桑。正是登小阁、赏新晴一事使得词人的心境由愁苦怅惘转为旷达冲淡,也使得诗境愈加开阔明亮。

3.阐释“突转”

与上篇相同,问题最终还是归到了“为什么这样突转”而非“哪里有突转”上。语文课堂最终总得要“避轻就重”,解决主问题——这首《临江仙》遵从了什么“诗的逻辑”?教师可在前述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提供两则材料,要点如下:

1.陈与义《雨晴》中诗句“急搜奇句报新晴”。

2.登临诗的意义“因登高而望远,因望远而博大,因博大而旷达”。

由此总结,这个“惊梦”与“闲赏”之间的突转用于隔断与留白:人世浮沉,命运动荡,然夜登小阁又是一夜新晴,惊梦与闲赏只在一瞬间。接着阐释“古今多少事”和“渔唱起三更”间的突转就顺理成章了。教师可让学生联系读过的古诗词,小组讨论这两句看似浅淡的话语中隐藏的深意。

学生可能会提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欸乃一声山水绿”、“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等诗句,教师再引出后人杨慎从这首《临江仙》中化出的名句:“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借此可总结中国文化中渔父的形象特点:饱经沧桑、超然度外。

理性解读“诗的逻辑”,教好诗歌

理性解读“诗的逻辑”,教好诗歌作者:袁静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2019年第10期袁静诗歌是一种用凝练的语言集合人生经验和情感方式的特殊文体。无论是中国古典诗词还是现代白话诗,言简义丰的文字背后都遵循着“诗的逻辑”,流露出独特的诗意。这其中常有看似“不合常理的想象”和“不合逻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ppve83o8e3gzju6vsv034ka295j0v00cu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