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言语
教学目标:
1、 掌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把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
3、 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评
价幼儿言语发展的能力及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策略。
教学重点: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学生的准备:观察小、中、大班幼儿的言语表现 2.教师的准备:案例若干;幼儿活动录像片段
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 教学课时: 9 课时
第一节 言语概述
一、概念 (一)语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通常讲的语言一般包括音、形、义、词汇、语法等要素。 现在世界上正被使用的语言大约有5500多种。
语言有下列基本特性:意义性;结构性;能产性;社会性。 (二)言语
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言语的种类
言语根据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一)口头言语
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 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想一想】老师上课是独白言语吗?对话言语、独白言语各有什么优势?
(二)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的言语。
【想一想】朗读和默读属于什么口头言语还是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主要有三种形式:写作、朗读和默读。
书面言语使得人与人的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空的限制。古书、邮件等。
【想一想】为什么说朗读、默读是书面言语?独白言语与书面言语有什么区别?
1.书面言语无法借助表情和动作来增强其表现力;
2.口头言语活动中,发言者和听众不能再感知前面的词。 (三)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个体内心“无声的言语”,通常我们思考问题时候所运用的都是内部言语。内部言语的存在也是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的一个标志。
具有三个特点:隐蔽性;片段性;压缩性。 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称为外化,反之称为内化。
【想一想】老师讲课的过程显然是外化,那么同学们听课的过程是不是内化?如何更好的外化与内化?
三、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辩论】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言语?
(一)区别
1.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2.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二)联系
1.言语活动依靠语言来进行。
2.语言是在具体的言语交往情境中发展起来的。 四、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
语言因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交流即是社会化的体现。语言成为幼儿社会化的工具和主要方式之一。
(二)言语使得幼儿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
由于语言的作用,幼儿可以借助词把事物及其属性标示出来,以便在此基础上通过语词理解事物和分析比较事物,以及将事物进行分类概括等等。
(三)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
言语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具有使幼儿能够自我调节功能和接受他人调节与支配的功能。
第二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
言语活动是双向的过程,既包括对他人言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包括个人发出、表达思想的言语信息。一般来说,接受性言语(感知、理解)先于表达性言语的出现。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
人们通常将儿童能说出的第一批真正能被理解的词的时间 (1岁左右) 作为言语发生的标志,并以此为界,将言语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言语准备期和言语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准备(0~1岁)
【影像观察】观察婴儿言语发生过程的记录片
言语发生的准备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发音(说出词句)准备和理解语词的准备。 1.发音的准备
婴儿的发音准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1~3月)
新生儿因呼吸而发声,哭是儿童最初的发音。新生儿哭声中,特别是哭声停止的时候,可以听出ei、ou的声音。
2个月以后,婴儿不哭时也开始发音,当成人引逗时,发音现象更明显,已能发出ai,a,ei等音。发这些音不需要较多的唇舌运动,只要一张口,气流自口腔冲出,音也就发出了。这与儿童发音器官不完善有关。
这阶段的发音是一种本能行为,天生聋哑的儿童也能发出这些声音。 (2)连续音节阶段(4~8月)
这一阶段,婴儿明显变得活跃起来。当他吃饱、睡醒、感到舒适时,常常自动发音。发出的声中,不仅韵母增多,声母出现,而且连续重复同一音节,如a-ba-ba,da-da-da等,其中有些音节与词音很相似,如ba-ba(爸爸),ma-ma(妈妈)等。父母常常以为这是孩子在呼喊他们,感到非常高兴。其实,这些音还不具有符号意义。但如果成人利用这些音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就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使音具有意义。
(3)模仿发音——学话萌发阶段(9~12月)
这一阶段,儿童所发的音明显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开始多样化,四声均出现了,听起来很像是在说话。当然,这些“话”仍然是没有意义的,但却为学说话做了发音上的准备。
这一阶段,近似词的发音更多,同时,儿童开始能模仿成人的语音。这一进步,标志着儿童学话的萌芽。
在成人的教育下,婴儿渐渐能够把一定的语音和某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思。虽然此时他们能够发出的词音只有很少几个,但毕竟能开口说话了。
2.语音理解的准备 (1)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
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出生不到10天的儿童就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并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近期的研究又发现,几个月的婴儿还具有了语音范畴知觉能力:能分辨两个语音范畴之间的差别(如“b”和“p”),而对同一范畴之内的变异予以忽略。语音范畴知觉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分辨不同的语音(两个范畴之间的差异)自然无法理解词义,但如果不能忽略同一语音范畴内的各种变异(如说话个人发音的差异等),语音便不再具有稳定性而成为因人而异的不可理解的东西。
语音知觉的发展为语言理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只有“听准音”才可能“听懂义”。 (2)语词理解的准备
八九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言语,表现为能对言语作出相应的反应。但这时,引起儿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与整个情境(如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而不是词的意义。如果成人同样发这种词音,但改变语调和语言情境,婴儿就不再反应。相反,语调不变而改
变词汇,反应还可能发生。
【实验研究】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羊”的画片。每当出示“羊”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羊,羊,这是小羊”,而出示“狼”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狼,狼,这是老狼”。若干次以后,当实验者用温柔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狼的图片。
这足以证明,儿童反应的主要对象是语调和说话时的整个情景,而不是词,他还不能把词从语音复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真正作为独立信号而引起儿童相应的反应。
一般到了11个月左右,语词才逐渐从复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真正作为独立信号而引起儿童相应的反应。到这个时候,儿童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
1岁左右,儿童能理解的几十个词,但能说出的很少。 (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形成
从1岁起,儿童进入了正式学习语言的阶段。 在短短的二三年时间内,儿童便初步掌握了本族的基本语言。所以先学前期,是儿童言语真正形成的时期。
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
1~1.5岁,儿童理解言语的能力发展很快,在此基础上,开始主动说出一些词,2岁以后,言语表达能力迅速发展,逐渐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先学前期,儿童口语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1.不完整句阶段
(1)单词句阶段(1~1.5岁)
此期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反映在言语理解方面。同时,他们开始主动说出有一定意义的词。
这一阶段儿童说出词有以下特点: ①单音重叠。
这阶段的孩子喜欢说重叠的字音。如“娃娃、帽帽、衣衣”等,还喜欢用象声词代表物体的名称。
【典型表现】把汽车叫做“笛笛”,把小狗叫做“汪汪”。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出现这一特点,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发音器官还缺乏锻炼。重复前一个音,属同一音节、同一声调,不用费力,容易发出。如果发出不同的二三个音节,发音器官的部位(舌、唇等)就要变化动作,这对于1岁多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②一词多义。
【典型表现】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带毛的东西,如毛手套、毛领子一类的生活用品,也都叫“猫猫”。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对词的理解还不精确,说出的词往往代表多种意义,故称为多义词。 ③以词代句。
【典型表现】孩子说出“拿”这个词,有时代表他要拿奶瓶,有时代表他要拿玩具,还有时代表他要
拿别的孩子手里的食物。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这阶段的孩子不仅用一个词代表多种物体,而且用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因此这阶段称为“单词句”时期。
(2)双词句(电报句)阶段(1.5~2岁)
1岁半以后,孩子说话的积极性高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从不大说话变得很爱说话。说出的词大量增加,2岁时可达200多个。这一阶段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典型表现】“妈妈抱抱”、“宝宝吃”。
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也称为“电报句”或“电报式语音”。
2.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
2岁以后,儿童开始学习运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更为准确地表达思想。
许多研究表明,2~3岁是人生初学说话的关键时期,如果有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这一时期将成为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此期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
这一年龄的孩子渐渐能够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开始会说一些复合句。儿童说出的句子较长,日趋完整、复杂,由各种词类构成。
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方面,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前,孩子只能以眼前的事物为话题,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谈过去、将来的能力。
从2岁开始,他们能把过去的经验表达出来。 (2)词汇量迅速增加
2~3岁儿童的词汇增长非常迅速,几乎每天都能掌握新词,而且他们学习新词的积极性非常高。到3岁时,孩子已经能掌握1000左右个词。
至此,儿童的言语基本形成了。 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形式、语言内容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 (一)学前儿童语言形式的发展
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1.语音的发展
语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逐渐掌握了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1~1.5岁的儿童开始发出第一个类似成人说话时用词的音, 到6岁时,儿童已经能够辨别绝大部分母语中的发音,也基本上能发准母语的绝大部分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