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会通过分析简单应用题中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运算求出未知数的值,写出应用题的答案.通过本章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但有些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即从题设条件中找不到所依据的等量关系,或虽能找到等量关系但不能正确列出方程.我们学校是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不好,对于方程的求解,分析题意建立等量关系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以“希望工程”义演为例引入课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借助列表的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用图表语言分析复杂问题表达思维方法的优点,从而抓住等量关系“部分量之和等于总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抽象的符号变换应用等活动,展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因此,本节教材的处理策略是:展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解的合理性.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知识,增强学生探究、推理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协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的能力,并能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建立方程,体会直接、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并要求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3、归纳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一步体会模型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希望工程”义演中的数学问题的探讨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同时从情感上认识希望工程,懂得珍惜今天的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第二环节:探究新课;第三环节:运用巩固;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当堂检测;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教学流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
复习引入
填空:(1)一支钢笔10元,一支铅笔2元,买x支钢笔和5支铅笔共用_____元.(2)今有鸡兔同笼,共有35头,设鸡有x只,则兔有___只.解方程:5x+8(1000-x)=6950 目的:1、训练列代数式的能力,(2)给学生讲解利用等量关系表示相关量,为新课做好准备。2、练习解方程并为应用题做准备节约时间。2、情景引入 “希望工程”视频、图片 活动内容:
展示一组有关希望工程的图片/视频,让学生谈谈他的所见所感(PPT展示图片),引出课题“希望工程”义演.
板书:《“希望工程”义演》 目的:
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希望工程”的重要作用,也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陶冶学生的数学情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实际活动效果:
视频、 图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带来了疑问“希望工程”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带着
好奇有了想继续听下去的冲动.
环节二、探究新课
活动内容:学生读题,要求理清数量关系,知道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
教材实例分析:
例1: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义演,成人票8元,学生票5元.
如果本次义演共售出1000张票,筹得票款6950元,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售出多少张? 目的:
为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找出其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和等量关系.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用图表语言来表达,借助表格整体把握和分析各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检验方程解的合理性. 实际活动效果:
分析:本题中存在2个等量关系:
板书:总票数=成人总票数+学生总票数; 总票款=成人总票款+学生总票款. 方法1分析:列表
票数(张) 票款(元) 学生 x 5x 成人 1000-x 8(1000-x) 板书:学生规范写出解题过程: 解(方法1):设学生票为x张,
据题意得 5x+8(1000-x) =6950. 解,得 x=350,
此时,1000-x=1000-350=650(张). 答:售出成人票650张,学生票350张.
明确:以上为直接设元法,题目中问什么设什么,还有另外一种设法叫间接设元法,设学
生票款为y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