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CT诊断分析
王振鹏
【摘 要】【摘要】目的 探究CT检查在肺内孤立性小结节(SP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 恶性肿瘤41例, 良性肿瘤27例;在肿瘤的CT表现上,恶性肿瘤的分叶、毛刺征、空洞、边缘清楚等表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的钙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PN诊断中运用CT检查能提高临床确诊率, 减少误诊,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5(000)026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肺内孤立性小结节;CT;特征
肺内孤立性小结节(SPN)是指肺实质内单发性圆形或是类圆形的不透光影, 病灶直径一般在3 cm以内[1,2]。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 临床应用CT诊断SPN越来越多, 诊断水平有显著提高。现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SPN患者的CT检查资料,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行CT检查确诊为SPN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2例, 女26例;年龄36~75岁, 平均年龄(51.2±7.0)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 同时咳血或是痰中带血丝的有16例。
1.2 CT检查方法 CT设备为GE公司的64排螺旋CT机, 先平扫, 将层厚与层间
距均控制在5 mm, 设定120 kV、150 mA,然后一次性完成从肺尖到肋膈角的全肺部扫描。平扫完成后继续进行增强扫描, 使用100 ml的碘海醇对比剂, 采用CT机专用的高压注射器自前臂静脉注射, 注射速度为2.5~3.0 ml/s,从注射开始后的18~22 s, 进行全肺增强扫描。最后重建扫描层厚和层距0.625 mm, 并对薄层扫描图像进行仔细筛查, 定位结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8例患者中恶性肿瘤41例, 均为周围型肺癌;27例为良性肿瘤, 其中包括12例结核球、11例炎性结节和4例肺错构瘤。恶性肿瘤的病灶分叶、毛刺征、空洞、边缘清楚等CT表现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 而钙化的发生率上, 良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 对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支气管肺癌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做好肺癌的早期检查诊断对于肺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4]。有研究表明[5], 健康人群以及高危人群进行的定期筛查能有效提高支气管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使患者早日接受治疗。本次研究中, 68例SPN患者多数是在查体中发现的, 因为SPN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小结节的直径在3 cm以内。在诊断中若能精确诊断其为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 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有重要影响。因为, 此时若为恶性肿瘤, 一般为早期肺癌,通过手术切除往往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愈率非常高。
由于SPN多在查体中发现, X线胸片对早期发现病灶有重要意义, 而CT检查则能观察病灶的体积、形状、形态、边界、密度等, 能得出更加精准的检查结果,
有效提高SPN的临床确诊率。
有研究表明, 小结节的CT表现上有分叶征、空洞等特征的, 则多数为恶性肿瘤;而良性肿瘤的CT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脂肪、钙化、无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等;炎性结节最明显的CT表现就是边缘模糊, 且很少见到空洞和钙化。因此,病灶的分叶、毛刺征、空洞、边缘清楚、钙化等是判断结节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的重要衡量标准。
钙化也是良性肿瘤、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常见特征, 良性小结节的钙化体积大、密度高, 而恶性结节则正好相反,普通CT检查很难检查出来[6]。64排螺旋CT机扫描检出小结节的钙化情况比常规CT扫描优势更为明显, 能清晰检出钙化的形状体积[7]。
总之, 在SPN诊断上运用CT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应先用薄层扫描技术发现病灶的形状、边缘、体积、形态等,判断其为恶性结节还是良性结节, 对于疑似恶性结节, 则应进行进一步的复查以确定是否为恶性结节。在本次研究中,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在病灶的分叶征、空洞、钙化、边缘清楚、毛刺征等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证明CT检查能有效提高SPN的临床确诊率, 具有重大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世东, 付玲, 刘丹丹, 等.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CT诊断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31):1-3.
[2] 魏兴华.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10):73-74.
[3] 迟竹云.不同肺内孤立性小结节动态CT增强扫描研究.实用医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