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河南省中药农业发展现状及目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河南省中药农业发展现状及目标

作者:高波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1期

河南省农业厅 高波

一、河南中药农业发展现状

(一)资源优势明显,种植业发展迅速

河南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是中药材资源及药材种植大省。不论是中药材种类、储量、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处于全国前列。据统计,全国共有中药材12 807种,河南省共有12 302种,其中药用植物1 963种,药用动物270种,药用矿物44种,其他种类25种。目前已开发利用150种,占品种总量的6.5%,已加工利用115种,占品种总量的5%。药材总储存量86 363万kg,动物类4274万kg,矿物及其它类17 881万kg,是我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区。

河南中药材资源中道地药材品种多、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野生储量大、种植面积大,质量优,如四大怀药、裕丹参、白附子、千金子、金银花、旋覆花、鬼箭羽、禹漏芦、连翘、茜草、虎掌南星、商陆、蒺藜、斑蝥、全蝎、禹余粮、山茱萸、辛夷、丹参、禹白芷、柴胡、半夏、栀子、何首乌、栝楼、桔梗、牛蒡子、杜仲、桑白皮、生姜、防风、银杏、商茯苓、花椒等37种道地药材。二是中药材种植发展快,目前全省百余个县(市)都有中药材种植,截至目前,全省常年种植面积26.6万hm2,其中种植0.67万hm2以上县(市)有17个,重点乡(镇)有170个,经营农户60余万户,达250余万人,万亩以上的县(市)37个。影响较大、效益较好的有武陟、温县四大怀药基地,封丘金银花基地,方城裕丹参基地,西峡山茱萸基地,济源冬凌草基地,确山县半枝莲、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基地,禹州市药材种植基地,辉县的山楂基地等。目前,已形成以中药农业为主,拉动制药、保健、功能食品、肥料、运输等相关产业,生产、经营企业和商户达2000余家。三是中药材野生抚育和无公害仿野生生产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中药材生产经营模式,该模式将中药材大田栽培和野生采集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的质量差和资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三大难题。如方城县万亩野生药用植物抚育园和无公害仿野生裕丹参生产基地、济源市的万亩冬凌草基地,不占用现有耕地,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及综合利用和药材生产的三重并举,生产出的是近乎天然、道地野生药材,丹参药材含量高于野生药材近1倍,销售价格高出同类药材的30%。

(二)中成药及保健品生产发展已成规模

以我省中药材生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药制药、中西兼制、饮片加工、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加工企业1400余家。产值超亿元的中药制药企业和主要产品有: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六味地黄丸、月月舒冲剂等产品,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骨质增生一贴灵等产品,河南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双黄连口服液,以及辅仁制药、佐今制药、君山制药、顺势药业、益胜药业、锐龙制药、济世药业、康鑫药业等已经成为河南乃至全国中成药中名企业和名优产品,在全国医药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企业有着较好的声誉和良好的形象。

(三)科研基础较好

我省有中药研究院、郑州大学药学院、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开发中心、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材系、省中医学院药学院、省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一大批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技人员和相应的设备条件,为进一步开展河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河南省农业厅成立了专门负责我省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的部门

河南省农业厅十分重视农业特色产业之一的中药材生产,省农业厅党组于2005年经研究决定在农业厅内部设立了“河南省农业厅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全面负责我省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并制定了“中心”的工作职能:负责全省名优中药材的区划和野生中药材的赋予驯化,为我省中药材生产实现区域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提供服务。

研究、示范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为实现我省中药材生产标准化、技术指标化服务。负责组织中药材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为种植户提供品种的技术服务。为农民种植中药材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建立、健全我省中药材生产销售网。为中药材种植基地提供服务,吸引大、中型医药企业在我省建立GAP基地。

“药材中心“成立后,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开展了我省中药材资源的调查工作,基本澄清了我省中药材资源家底。建立了我省中药材资源档案,逐步形成了由厅药材中心牵头、省辖市农业局为主题,各县(市、区)中药材生产主管部门相互配合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和工作网络。建立了河南中药材网,成为围绕提高我省中药材种植、管理与应用水平的信息平台。为扎实推动我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综合认定工作。

二、河南中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野生资源匮乏,品种退化严重,种植缺乏优质种源、种子、种苗。

(二)中药材种植没有推行标准化管理

出现种植地土壤不监测,种子、种苗没有固定的来源途径,化肥农药使用无标准,采摘加工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药材品质不稳定,药农经济效益参差不齐。

(三)大规模生产企业和名优产品少

目前,全国50强中药制药企业中,河南只占2家,多数制药企业不是规模上不去,就是产品效益上不去,只能依靠粗、初加工出售河南本地的中药材资源。

(四)流通渠道不畅

药材种植、流通处于相对松散无序状态,缺乏产业规划和宏观调控。种植农户与种植技术信息不对称,种植药材与市场需求不对称,生产出的药材品质与生产企业要求不对称。造成药材丰欠不均,价格大起大落,直接影响了广大药农利益和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

三、河南中药农业发展重点

(一)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品牌”基地建设

着重发展四大怀药、丹参、山茱萸、白芷、白术、金银花、连翘、桔梗、柴胡、辛夷、杜仲、猫爪草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中药材。通过良种选育、优质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及信息化管理,制订中药材生产SOP技术操作规程,优先扶持优质道地药材品牌生产基地。重点支持能够配套品牌种植基地的制药、仓储、物流、化工、保健品、化妆品、食品、调味品、饲料生产企业建设。

(二)推广无公害仿野生中药材生产技术

无公害仿野生中药材生产,是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在道地药材原生环境中种植,所产药材是1种近乎野生药材品质,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及综合利用和中药材生产的三重并举,有极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三)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立全省中药资源数据库和种质资源库;开展石斛、麝香等珍稀濒危中药材品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及驯化、驯养及其替代产品的研究,加强道地药材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控制野生药材的采集强度,确保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开展中药材计算机数据化跟踪、信息网络数据采集、权威数据分析处理发布研究;中药材产业信息的手机短信、计算机互联网、电视、广播、3G通讯信息互动研究,建立信息网络平台。

四、河南中药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

由省委农办牵头,成立以目前河南省农业厅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中心为基础的河南省中药农业产业办公室。统筹协调本省中药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建议;研究提出中药材生产的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区域开发、基地建设、中药材加工的规划并督促实施;协调组织制定河南地方中药材深加工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提出河南中药龙头生产企业基本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的规划方案;负责与以中药材为主要生产原料的行业监督、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建立政府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表彰制度和支持自有知识产权的中药材生产申请国家行政保护制度。

(二)围绕地产中药材增值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对我省产量大的中药材要对口产品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鼓励在种植基地建立中药材的原产地加工企业。重点扶持和引进以地产中药材为原料开发生产的中药饮片、食品、新型调味品、化妆品方面的企业。把我省中药材的种植基地优势变成产品优势。成立河南道地中药材深加工孵化基地。依靠科技创新,开展对道地药材进行单味品种的深加工孵化,完成中间体的提取和喷雾干粉制造,直接将终端产品与国际接轨。

(三)建立信息网络平台

投资建立河南省中药材交易信息中心,发布规范中国中药材生产和交易信息,监控河南道地中药材的种植、采摘、分类、储存、运输、销售全过程,使中药材的生产和交易公开化、社会化、信息化,并建立旨在保护中药材生产者、流通企业和中药材使用者利益的监管和服务体系。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中药材生产、使用全过程进行追踪和信息发布,使中药材从种植到销售实现绿色环保、质量优良、价格合理,既保证中药材种植和销售规模化、产业化,又确保人民群众使用安全。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体系

省里要设中药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等方面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要相应配套资金,支持重点中药材基地建设,并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根据本地区的优势、特色和实际情况,逐年增加对中药农业的投入。增加在农业、科技、林业、扶贫、产业结构调整等和中药农业项目相关的资金。同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的资金投入。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吸引外资及社会资金,从而形成对我省中药农业支撑的投入体系。

河南省中药农业发展现状及目标

河南省中药农业发展现状及目标作者:高波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13年第1期河南省农业厅高波一、河南中药农业发展现状(一)资源优势明显,种植业发展迅速河南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是中药材资源及药材种植大省。不论是中药材种类、储量、种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p7v00wunr9acj39qpyw5s23r4b01m00er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