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的起源材质价值作用及文化
印章篆刻作为中国的一项民族传统艺术,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在经历了时间和传统文化的洗涤后,印章被赋予了除艺术外的更多的内涵。它们不再只是一种个性的象征,同时也承载着历史与文化。
印章的起源
印章,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古时候,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象征权力的工具。它的起源,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从现存的印章实物来看,我们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从文献资料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已经有了关于印章使用的记载。那时的印章通常称为“鉩”(玺,音同玺),有官鉩、私鉩之分。
战国的官鉩是为官吏佩戴、行使权力所用,私鉩是私人使用的印章,一般为姓名鉩或闲文鉩,是作身份凭证。
秦统一中国后,印章在名称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官私印章统称为鉩的习惯,规定只有帝、后的印章才能称之为“玺”,而百官与百姓仅能称“印”。
印章的不同材质
印章的材质,也就是其篆刻成章时所用石料,因种类较多,不作赘述,仅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如寿山、青田、昌化、巴林石,中国著名的四大系印章石。
寿山石产于福建福州寿山村,石脉散布于乡间十几公里方圆的群山溪野之间,产量丰富,品类繁多,足有150多个品种。而寿山石被人们发现并用作雕刻材料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其石性石质和寿山石不大相同。以青色为基色主调,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花纹奇特,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印材之一。
昌化石产于浙江西北部的临安上溪玉岩山,色丽质嫩,适宜制印,已有600多年的开采史。
巴林石产于内蒙古赤峰以北约100公里的巴林右旗雅马图山,石质温柔绚丽,是刻制印章的上好材料。其中以渗染辰砂而出现鸡血红者为极品。
巴林石早在唐宋时期已零星开采,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开发,逐步闻名中外,被列为中国印石四大产区之一。
印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