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上述提取Mg的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B.因氮气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冷却电解无水氯化镁所得的镁蒸气时,可选择氮气 C.反应⑥所用的气态氧化剂可从本厂生产烧碱处循环利用或从本厂生产镁单质处循环利用 D.从母液中提取Mg和Br2的先后顺序:先提取Br2,后提取Mg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题中提取Mg的流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置换反应,正确;B.在高C.反应⑥所用的气态氧化剂为氯气,温下,氮气能与镁反应生成Mg3N2,不能用氮气来冷却镁蒸气,错误;生成烧碱和生成镁单质时均有氯气产生,可循环利用,降低成本,正确;D.若先提取镁,所得溶液中会残留Ca(OH)2,再用Cl2提取溴时会消耗Cl2,正确。 2.下列化学名词书写正确的是 A.油脂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机物的命名中注意专有名称汉字的书写,根据是否出现错别字来解答,易混淆的有“苯”与“笨”,“酯”与“脂”等。
详解:A、油脂属于酯类,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A正确; B、“笨”应该是苯,B错误;
C、“铵”错误,正确应为氨基酸,C错误;
D、酯化反应属于醇类与羧酸的反应,属于有机反应,故“脂”字错误,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化学名称,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汉字的书写,不要混写、错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
B.苯
C.铵基酸
D.脂化反应
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通过干馏可以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产品
C.煤里主要含有碳及少量的其他元素,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混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煤的气化是指将煤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从而转化为气体燃料,燃烧充分,并除去S元素,煤的液化是指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直接)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间接)的过程,从而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A正确;
B、煤的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煤加强热分解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产品的过程,是化学变化,B错误;
C、煤里主要含有碳及少量的其他元素如S元素,燃烧时S转化为SO2,导致酸雨的形成,C正确; D、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混合物,D正确。正确答案为B。 4.Fe和Mg与H2SO4反应的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现象 气泡 Fe表面产生少量气泡后迅速停止 Mg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Fe表面有大量气泡,Mg表面有少量气泡 关于上述实验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Ⅰ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Fe+2H+=Fe2++H2↑ B.取出Ⅱ中的铁棒放入CuSO4溶液立即析出亮红色固体 C.Ⅲ中现象说明Mg在浓H2SO4中没被钝化 D.Ⅳ中现象说明Mg的金属性比Fe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因此铁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合理,故错误;
B、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在铁的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因此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不会立即析出亮红色固体,不合理,故正确;
C、根据实验现象,镁表面迅速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镁和浓硫酸没有发生钝化反应,合理,故错误;
D、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上产生气泡,因此铁作正极,镁作负极,活泼金属作负极,即镁的金属性强于铁,合理,故错误。 故选B。
5.下图是工业海水提溴的部分流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吹出”采用热空气而不是常温空气的原因是热空气氧化性强 B.碱液吸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1 : 5 C.第③ 步中“酸化”要用强氧化性的酸,如硝酸 D.含溴的水溶液B中的单质溴浓度比A中的大 【答案】D 【解析】
“吹出”采用热空气而不是常温空气的原因是温度高溴挥发快,BrO3-,故A错误;碱液吸收溴单质生成Br-、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5 :1,故B错误;酸化是发生反应5Br-+BrO3-+6H+=3Br2+3H2O,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直接氧化溴离子,溴元素不能全部转化为溴单质,应用稀硫酸酸化,故C错误;海水提溴流程对溴元素起到富集作用,含溴的水溶液B中的单质溴浓度比A中的大,故D正确。 6.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碳碳键均相同 ③苯的邻位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④苯的对位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⑤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⑤ 【答案】C
【解析】分析: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②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
③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苯的邻位二氯取代物应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但实际上只有一种结构,能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
④无论苯环结构中是否存在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⑤苯虽然并不具有碳碳双键,但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
详解: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①正确;
②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②正确;
③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苯的邻位二氯取代物应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但实际上只有一种结构,能说明苯
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③正确;
④无论苯环结构中是否存在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所以不能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④错误;
⑤苯虽然并不具有碳碳双键,但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所以不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⑤错误。 答案选C。
7.根据Ca(OH)2/CaO体系的能量循环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5>0
C.ΔH3?ΔH4?ΔH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出热量,则△H5<0,故A错误;
B.氢氧化钙生成氧化钙固体和水蒸气,与液态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是可逆的过程,水蒸气变成液态水会放出热量,△H1+△H2≠0,故B错误;
C.②CaO(s)+H2O(l)=Ca(OH)2(s)、④CaO(s)=CaO(s),②+④不能得到510℃时Ca(OH),则△H3≠△H4+△H2,故2(s)
C错误;
B.ΔH1?ΔH2?0
D.ΔH1?ΔH2?ΔH3?ΔH4?ΔH5?0
D.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④+⑤=-③,即△H1+△H2+△H4+△H5=-△H3,可知△H1+△H2+△H3+△H4+△H5=0,故D正确; 故选:D。
8.下列设备工作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 铅蓄电池充电 锂离子电池放电 太阳能集热器 燃气灶 A.A 【答案】B 【解析】
B.B C.C D.D
分析: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据此解答。 详解:A. 铅蓄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 C. 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 D. 燃气灶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错误,答案选B。
9.中国政府承诺,到2024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C0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恒温恒容下反应:C02(g)+3H2(g)=CH3OH(g)+H2O(g),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中C0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H2,同时生成1 molH2O D.C0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判断。
详解:A. 反应中C0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错误;
B. 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 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H2,同时生成1 molH2O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 C0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答案选D。
10.硅与碳属于同族元素,有一类由Si和H形成的有机硅化合物称“硅烷”,硅烷的组成、结构与相应的烷烃相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硅烷的通式为SinH2n+2(n≥1)
B.乙硅烷(SiH3SiH3)的二氯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甲硅烷(SiH4)沸点比甲烷(CH4)低 D.甲硅烷热稳定性小于甲烷 【答案】C
【解析】分析:因Si与C同主族,由甲烷可类推硅烷。甲硅烷与甲烷的沸点高低可根据两者的相对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