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的管理 作者:shuichanboshi
一、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 1. 光合作用:白天阳光充足时,水中浮游藻类和水生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这是养殖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在水温较高的晴天,溶氧甚至可达到20mg/L以上,形成过饱和状态。 2. 人为机械增氧作用:增氧机的机械增氧作用、加注溶氧高的新水、泼洒增氧剂是养殖水体溶氧的另一主要来源。 二、空气中氧气的溶解作用:养殖水体溶氧未饱和时,特别是在夜间和清晨表层水溶解氧含量较低时,空气中氧气扩散溶于水,可增加表层水中的溶氧水平。 三、养殖水体溶氧不足的原因 1. 养殖密度过大时,鱼虾等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2. 当养殖水体过肥时,水中浮游藻类非常丰富。夜晚,浮游藻类的呼吸作用异常旺盛,耗氧量非常高,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3. 池塘有机物增多,将引起细菌大量繁殖,而细菌大量繁殖也将大量消耗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从而引起池塘水体溶氧下降,导致鱼虾缺氧。 4. 水中氧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高温状态下的水产动物及其它生物代谢水平提高,耗氧量也增高,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5. 气。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氨、亚硝酸盐等较多时,其氧化作用也会消耗大量氧四、养殖水体溶氧要求及鱼虾缺氧时的表现 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一般应保持5~8mg/L,至少应保持在4mg/L以上。 轻度缺氧时,鱼虾表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个别浮头。 重度缺氧时,大量鱼虾会浮头,并张口大量吞空气,游泳无力,甚至窒息死亡。 氧过饱和一般无危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气泡病。 各种鱼虾类需氧条件见下表: 种类 鲤鱼 鲫鱼 鳙鱼 适用范围 5~8 4~5 4~8 开始浮头 1.5 1.0 1.55 窒息死亡 0.3 0.1 0.4 鲮鱼 草鱼 青鱼 团头鲂 白鲢 罗非鱼 大口鲶鱼 长吻鮠 日本鳗 欧洲鳗 鳜鱼 梭鱼 中国对虾 斑节对虾 罗氏沼虾 河蟹 五、溶解氧对其它有毒物质的影响 4~8 5~8 5 5.5~8 5.5~8 6~9 5~8 5~7 4~9 5~7 6~8 5~8 7~9 5~8 7~9 〉5 1.6 1.6 1.6 1.7 1.75 1.5 1.4 2.8 1.4 - 1.5 1.8 1.4 1.2 1.5 2.5 0.5 0.5 0.6 0.6 0.6 0.2 0.7 1.5 0.6 - 0.8 0.7 0.4 0.3 0.5 1.5 水中保持有足够的溶解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降低有毒物质(如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的含量。在有充足溶氧存在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腐烂后产生对鱼虾有害的氨和硫化氢,经微生物好氧分解作用,氨会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成硝酸盐,硫化氢则转化成硫酸盐。硝酸盐和硫酸盐对鱼虾是无毒害的。相反,当水中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难以分解转化,因此这些有毒物质极易积累达到危害鱼虾健康的程度。 六、养殖水体的溶氧管理 1. 制订合理的放养密度,避免片面追求不合理的高密度。 新放水的池塘,全池泼洒“氨基酸肥水精华素”、“肽肥”,促进池塘有益浮游藻类的繁殖,并可在3~4天时间形成肥、活、嫩、爽的水色,不但为鱼、虾、蟹苗提供优良的生物饵料,而且其中大量繁殖有益藻类将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体提供充足溶解氧。 2. 3. 使用池塘水质保护剂“硝氨净”,能有效降解鱼虾池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增加水体透明度,稳定水体水质,促进有益藻类的大量繁殖,从而增加池塘水体溶氧含量。 4. 鱼虾饲料中定期添加保护护胆、促长剂“解毒护肝散”,可以增强机体对蛋白和脂肪的代谢能力,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粪便排泄量,从而减少水体耗氧因素,为动物创造良好环境。 5.
泼洒“保底安”,不但可以对水体消毒,氧化水体中的有害物,降低危害,还可以
对底质进行处理,增加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
6.
量。
选择优质饲料,减少残饵量;控制饵料水平,减少粪便排泄量,减少微生物的耗氧
7.
通过水体施肥,特别是施用“肽肥”等有效磷及其他微量元素较高的肥水产品,改
善池水元素比例,特别是氮磷比例,促进浮游植物生长,增加溶氧水平。但水体施肥必须严格控制施肥量和合理把握施肥密度,以免水体过肥,造成泛池。
8.
根据水体有机物质含量、浮游生物量、水质老化情况等及时加注新水,增加池水透
明度,保证表层水体以下有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体溶氧量。
9.
合理使用增氧机,特别是应抓住每一个晴天,在中午将上层过饱和氧输送至下层,
改善下层溶氧状况。
10. 11.
施用水质改良剂、增氧剂可进行化学增氧。
水体溶氧过饱和时,可以泼洒粗盐、黄泥等,既可清除塘底的病因,还可控制来年
浮游藻类的繁殖水平。